《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龙老童公宗族谱》
篇目内容设计
本着以上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本谱篇目内客设计说明如下:
关于谱名 根据我龙氏支族发展脉迹来看,自伯高始祖至麻、朝、灵、廷、旺“后五公”,史有详记。而“后五公”至龙老童公,我支族尚无一字记录。然自龙老童公以来,其墓碑三层,刻录其至今13代子孙名字。同时,老童公子孙分徏村落6地,处于同一省县、同一乡镇,现有子孙多以房族名义,在遇红白喜事等等都能互相往来,谓之一族,具有宗性。地名表示我龙氏分徏落居县乡地点,名字表示宗支时段。氏族宗性、时段性、地址性明晰。故取名《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龙老童公宗族谱》。定名要准确无误,决不能一概而称“龙氏家谱”了之。
关于第一篇章 开篇序言 除传统序言表明修谱目的意义作用外,还指出本谱修编指导思想及原则,以统帅引导谋篇布局,说明篇目设计安排要求,规范入谱内容及每个篇目如何编写等等。
关于第二篇章 族源迁徏 传统家谱对此作为序言记述。本谱设专篇简介龙姓来源,阐明作为姓氏具有中华民族象征意义,唯龙独尊。以激励族人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介绍上古远祖、始祖至后五公、老童至今各阶段本宗支分徏居住脉络,让族人了然其根其源。对无记录而不详的加以原因分析,不作定论,留存后考。
关于第三篇章郡堂字派 郡望祠堂作为文化,是一个宗族的祖先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尽管一时这种观念有所淡薄,但现又开始重视,在编纂本谱时,也要提及龙氏的郡望祠堂。字派则是必写不遗的内容。传统家谱也将此篇写入序言,但本谱视其内容亦列专篇。
关于第四篇章 宗亲世系 用图表标明世代位数、上下左右关系,列出各世代人名(女子一般不录,交费的必录。不记生卒年月、事迹、妻室、子女、葬地等传体),并以黑体字标明为与我支是直系的亲属关系,能一目了然看出各代上下左右关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我们是伯高公麻旺公老童公生命的延续,我们的后世子孙,又都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在世系表中,让宗族的延续和人的生命轨迹跃然纸上,人的强烈生命意识得到升华。
关于第五篇章 宗亲世传 按世系图,进一步列表标注世代位数、父子关系,重点简述各世代成员(女子不录,交费的必录)的名字、生卒年月日(农历以中文、公历以阿拉伯数字文)地点、主要简历、子女男名女名、健在人像片,现在的住地和通讯方式等,也以黑体字标明为与我支是直系的亲属关系。相当于人物小传。这也是族谱的主体部分。从岑寸分开后按村寨为主,再按世辈来写。人类历史的辉煌和灿烂,文明和进步,都是人在历史的或现实的舞台上的活动的结果。体现出人物作为个人如何融入历史的大潮,搏击时代的风浪,从而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那怕只是闪光的一瞬,依然有其独特的光华。
关于第六篇章 民族习俗 主要包括民族、语言、文字、主要习俗,阐述本支族的民族成份、讲的语言、用的文字是什么?更能说明展示现居石洞本支族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
关于第七篇章 家居物产 家谱要在历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家谱应是一部民间人文与风情的百科全书。本谱力图通过记述本支族的村寨概貌、资源、物产和家庭居住(部分重要生产生活用具照片编后,)可较为立体地展现石洞本支族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
关于第八篇章 人文地理 主要收录本支宗族地域状况,文物遗产。包括地域简介、文书墨迹、重要人物传记、回忆录、汉文记侗音文,还有基本可代表石洞镇的冷水大事记等等。
关于第九篇章 文献史料 收录本支龙老童宗族之外或以前相关天下龙姓的族源、迁徙分布、伯高公传、东山大庙记、龙氏名人选、“龙”字成语及书画、侗族分布、天柱锦屏剑河县治历史沿革等与龙氏特别是本支龙氏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摘录,供参考,也使本谱所写内容得到有力佐证或应衬。
以上所设九篇章,按农村传统文化之取“九”,意为长久、永久。
关于编后记嘱 对本谱编制背景、过程、结果、不足等简介,并决定今后每60年龙年,后人必须续谱一次,重申严肃字辈,要求今后每代必须按照规定字辈取字取名,并巧以龙字成语祝福宗亲与后裔。
关于编谱大事记 很有必要录入修编本谱之大事记,以示修编大致过程费用收支情况。
关于综合彩色图照 原设计将徙居地图、生产生活用具、物产、宗亲尊像、住房照、“龙”字画、宗亲合影等这些彩色照片嵌入相关篇章,需全书印为彩色,印刷费用为现在设计的十倍即十余万元。为节约印刷费,只能把这些照片,集中重要部分一起印为彩色。其余只好为黑白。
上述设计安排与编撰收录,内容较之丰富多彩,信息量较大,纂写效果较好,收藏价值较高,存史意义较大。如果仅有传统家谱的世系世传人名和简短的序言,那就难免过于单调而枯燥乏味,没有现代特征和现代气息。而现代特征和现代气息,就是今后最有价值的原因所在。可以这样说,本谱,既是本家族谱,又是本家族史,还是本民族史志和本地史志的“药引子”,也能称一方乡土小“百科”。
同时,在文字表述上,根据需要,可适当加些感性描写,赋予感情色彩,避免史志谱过于严肃而无趣味性,增强家谱的可读性,增强家谱的教育感化效果。
以上是对编纂本族谱的策划设计与安排,也是对本谱凡例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