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一世伯高祖墓倡议书
墓从自古由来,坟于西周而成制,墓者,平地曰墓,堆土成丘而曰坟。礼(擅弓)谓孔子幼孤,不知其父母葬之所处,而为怨。古时东南西北人之迁徙,久而归还,不知其亲之所在,故不可不封坟以作纪念,尽孝梯之道。孝者不单尊祖敬宗,而对生者有着血缘长辈之孝养,哺育儿女以保宗族血脉延续之义务。更重要的层面,对列祖列宗礼行祭拜活动,祈求族人繁昌与福祉,增进族间内在凝聚与联谊,一切赖祖先著德于前,福荫于后。应知一家一族祖先,已之亲也,生时有养亲之道,故后义不可背,所以建庙筑坟示如生存,有赏恩供养之道,故有报恩祭扫之义然。溯我族始祖,述,字伯高,原籍京兆,东汉零陵太守,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公元前一年)二月十五日午时生,东汉章和二年戊子(公元八八年)七月十五日殁,享寿八十有九,葬永州府北门司马塘。溯始祖之墓约一千多个春秋,墓坐崇山峻岭,近收司马塘胜水,外揽湘江远潮,青龙白虎对峙,坐镇陵川,吐纳横水波光之秀气,旋收东阳之精华,前贤辈出,科甲名宗。解放后,久历苍桑,风云变幻,物之多变,久而失修,墓体崩塌,荆草丛生,水土流失,四周犯侵,废址何堪。综上述情,当为报功以勉励,修先以崇恩,斯为我辈敬恩之表,免邻众之所嗤。二零零七年中华龙氏两会在广东虎门正式成立,会议决定先集当代龙氏之力修缮始祖伯高之墓。热心悌子提起,故于虎门会议全国龙氏宗亲代表共商,众口同应,际经济改革,鸿均盛世,族中骄子鹏程,扬帆商海,利溢财洪。快哉!溯念本源,谒拜祖墓,故不可不对坟以作纪念,尽孝悌之道,凭吊司马次山之故趾。道出北关有冢巍然,有碑屹立。问诸于人,则伯高公之墓也。高祖飒然精灵,有灵地下,荫其子孙永昌。虎门宗亲联谊会后,古人的道德文章虽然维持如今,治理世风的需要,告发有人在伯高公墓侵占建房。怎能容忍旁人侵占!于是全国龙氏宗亲动员,热心孝悌佑云、新民、庆棠、观生、国彬、熙辑、志祥、灿珠、桂荣、建国、根佑、泽深、先绪、国史、章鸿等悌子,复兴重修伯高祖墓,以接续前朝轶事。千百余年来被荒废了的物,现在很快兴盛起来;可是正值修祖墓拆迁进程受阻。熙辑、志祥、根佑、章鸿等人不断向北京、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政府请愿,得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文物处已派出专案人员到永州文物处及零陵区政府,有关人员到现场量清墓地界限。凡侵占墓地的一律归还,并给全国龙氏宗亲一个完美的答卷,使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全国各地的龙氏宗龙更加了解修缮伯高墓地的来龙去脉,免宗亲对修墓的种种闲言非语。贯来高祖显赫,福荫家臻,英才辈出,于庆吉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丁财旺,族谓众擎举,仁者行善,施功德,以明孝道,敬祖崇宗,怀敬先贤,承肩族务,并奋告乐捐。适直团结和谐,族内和睦昌明,热心悌子踊跃募捐。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俾益大众,族人赞颂。祖墓重修之后,以慰祖灵,众沐鸿庥,赖我辈敬祖之义,为全族增光。行善之人多沾祖荫,冥冥庇祐;为政者,青云直上;为商者,富甲一方;为师表者,教誉蜚声,民谷丰禀,农副丰廪;读书者,鸿承祖学,博论荣升。捐资无纪,故将芳名勒石,兴祠相悠。尔后清明重阳祭拜,增重族例,营造团结和谐之风,热心于功德者不可弗颂,是为铭。
癸巳年(2013年) 龙庆棠(私章)
缅怀高祖墓茔
溯始祖之墓,约二千多年,古墓重修以作纪念,尽孝悌之道。始祖伯高公并非一人之祖,乃当今四百多万龙氏后裔之祖。墓久而失修,墓体崩塌,水土流失,四周犯侵。综上述情,当为念祖重修,斯为我辈敬祖之表,免邻众之所嗤。近有龙氏族务倡议重修,故于龙氏宗亲联谊会向全国龙氏宗亲发出动员令。同意!请即发!
龙庆棠
辛卯年仲冬(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