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地方有志,乃族人文化之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之一页。
《重庆云阳龙氏续修族谱》历经三年的资料收集、考证、整编,四异其稿,现终于和族人见面了。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我入川始祖----在贵公请来飞公手抄的《家传老谱》和山飞公的《老谱书.思义公衍派图》,在一百八十九年后得到延续,实为一大快事。
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庚午蔡邕赠序《武陵龙氏二修谱》写到:“太昊伏羲氏造书契,正姓氏,而后世之氏族,祖之嗣,有以国为氏者,有以官为氏者,有以名为氏者,有以地为氏者,龙之为氏,盖以官也。…”。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庚子秋,翰林侍讲学士柳公权赠序《道州龙氏三修谱》写到:“纂修家乘者,必考其原籍之所在,察其迁徙之所历,而后知祖先之所由来也。…。吾阅龙氏谱系,出有虞之纳言,周之龙子,世世相传,载诸简首。余何复道其详哉。…”。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戊午春程颢赠序《永新初修龙氏族谱》写到:“…,同郡年家龙思字无隐,亦修永新龙氏谱。观其上世宗法,由龙纪官,以官为氏,肇自虞廷,龙作纳言。夫纳言钦佐钦明,亲睦平协之盛,其为大孝登庸之隆,而仁如天,智如神,且以出纳惟允命之,则上可以益圣帝,下可以绵宗祀。延及三代至周,龙穆以贤才见称于孟氏,而亲睦传世可知矣。惜秦火后,经史焚灭,挟书有禁,龙子全书俱烬,况天下世族之谱哉?…”。纵观近千年名家所叙,“龙之为氏,盖以官也”,“以官为氏,肇自虞廷,龙作纳言”。
然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今后一族人不再是族居某地或某一城市。他们将分布全国、甚至全世界。若无祖辈的记载,今天的我们便不知道我们的根在何方,望后辈切记,将我《重庆云阳龙氏续修族谱》一代一代往下传。记下去、传下去……。
在修订过程中知字辈的众兄弟们作了大量工作,知善公从公元1990年起就走访老一代族人,并作了笔录,在此向所有提供资料的族人致以诚挚的谢意。
通方公三十三世孙 龍知賢拜撰 公元2011年端陽 於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