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重修族谱老序
尝思谱也者.所求此心之安也.纪世系辩昭穆杜乱宗上溯前徽.下垂后裔典甚重也.余龙氏赐姓.最自虞廷佐理而后传至东汉公讳述籍京兆为山都长擢拜零陵太守官二千石子孙蔓衍於齐楚秦晋燕韩吴越之区代有伟人.述公二十四世孙讳暹者任道州学政遂家道州又四世讳庚者唐宣宗大中任吉水丞因避庞勋之乱遂家永新又五世讳亮者昭宗光化授光禄寺少卿擢大傅亮曾孙讳曜者天宝任茶陵令遂家茶陵之褒书建隆庚申元年由茶陵而从湘潭者则有评事公讳通方又三世天圣癸亥由潭而迁湘乡者则有提举公讳瑞中书公讳瑄又历十余世.遭元末丧乱官广东行省左丞公讳时霖者守故土则湘乡之派也.而我祖讳时滂公任福建泉州知府生五子.长曰贵字朝暹行九郎.次曰道字发明行十郎.三曰兴字国辅.四曰伯行十七郎.同迁安邑.故贵公为安邑一甲之祖.道公为安邑八甲之宗.兴公生五子曰德.宝.琦.富.应兴.伯公十七郎同迂新邑而伯公入赘蔡门生四子.二子归宗.乏嗣而杏孙.兰孙.承继蔡祀.自来蔡龙二姓不许朱陈.其第五公则无征矣迄后新邑更繁或迁邵阳衡阳湘乡宁乡支分演派.所谓一本而万殊者也.使无谱以志之则木本水源愈远愈失星罗綦布益繁紊有不忘本而乱宗者哉兴言及此安乎否耶预与伯叔昆仲辈每春秋祭祀慨前人之未备思己志之必酬.无奈事冗时艰愿与时左切切於怀梦寐志之矣岁在壬寅年长男元鳞谬列庠序家政稍暇即以素心示诸慎重久之於丁未年腊月预告宗灵遂尔呵冻挥汗奔走驰驱幸我族众一唱千从用仿欧苏体式集成谱矣授之梨枣自远祖以下略引世系於前以源远也.自通方公以下谱其派糸世次所以祖其祖也.详纪讳字行次娶氏历官卒葬迁从之由俾继世继宗昭穆不紊远近亲疏可引而知也而无子抚养他姓必详原姓杜其妄也祖功宗德恩荣行实必录见若祖若宗积累有自子孙愈引愈深之义也后之览斯谱者知本源所自出则思崇祖尊宗之义知派演所由分则思尊卑长幼之伦由是喜相庆患相扶休戚相维持教孝以此教弟以此敢曰有功於前人亦曰如斯则安不如斯则不安也。
云尔 二十六世孙 讳光浩九飞氏 谨选
重修族谱老序
尝闻古者宗谱之设.所以明世系.谨名分联远迩敦爱敬也.故始祖之嫡世为大宗.百世不迁.合族宗之大宗而递为小宗亲.尽从祧五世则迁各派.自以其属宗之于是定之以昭穆而世次之.伦不紊联之以恩谊而亲爱之.意不衰虽其亲疏远近有差等而一本之义未尝不流通而无间以故敦睦有道而成礼让之俗也.迨后世宗法既废子姓繁多者罔知报本幸籍兹宗谱之详.人犹得以自识其本支源派是谱系固微寓宗法之意也.今我龙氏之族.以虞廷之出纳衍为百代之箕裘.传至东汉公讳述者.敦厚周慎邀汉帝之特思子孙遂蔓衍于齐楚燕韩秦晋吴越之区迄今远而难稽涣而难聚广而难合乃由唐宋而元而明居楚省者原原本本振振绳绳功名显着于当时贻谋克垂夫后裔未尝不叹龙氏之先非以忠厚绵延世泽安能必其子姓之俾昌而俾职有如此耶独是大宗一而小宗四不立之谱牒行见伯叔昆季莫辨尊卑而面貌名字且有不相识者而支分派之余几何而不等亲属于行路哉则家之不可无谱谱之不容不修也明矣丁未冬余与叔兄讳元鳞字百六者肄业家塾叔兄奉父命有志修谱商之于予予曰此盛举也因之访族伯讳起潜字灵昭者咸欣然乐之遂相与共勷厥美焉良以春露秋霜徒增痛恨于斋居而木本水源曷若普着于简册则报本之义与锡类之仁悉籍兹谱帙以传也矧夫修谱一事其典甚钜故仲春告庙先书之以总图者重厥始也继书之以别派者纪厥支也书名讳字行者别长幼而定尊卑也书里居与邱墓者明迁徒而杜侵攘也而且科名仕宦书之以动后人读书怀古之心制诰封章书之以彰朝廷尊贤敬士之典寿文必书知前人之典型如昨祠庙必书表百代之姐豆常新姻娅书而三党备女德书而壶范昭焉申之以家训严之以家规寓之以征劝叮咛告诫务欲其尊尊亲亲不失其为孝子不失矣为悌弟焉谱雇可忽乎哉今也谱既重修正宗盟式好之日书曰立爱为亲立敬为长则由一本而九族由九族而合族无不谨守乎节义崇重乎廉隅敦笃乎礼乐诗书以上承先人久远之泽而家声不坠下垂后世肃雍之范而奕叶流芳此谱之修所以微寓宗法之意也昔欧苏二公云谱之修自我二人而始将不自我二人而终良有以也后之览斯谱者苟能承先烈而光大之其继志述事乌有穷乎。
时 皇清雍正八年庚戍岁孟秋月谷旦
二十七世孙元珪首斋氏熏沐撰
分辨新谱老谱 小引
盖我龙氏.自虞廷佐理后.东汉公官擢零陵历传以来固有明征自康熙丙子年乘升公字帝御者迁徒四川.先住泸阳继纳邑宗谱.虽存不无编残简断之忧.后昭泽公甘澍氏昭治公作霖氏仰先绪之微茫依稀髣髴恐后祀之莫据重订班联用是纠合族众共勷厥成自国补公为始.新联曰.宏荫昭先学自芳.显祖荣宗兆明良.尧逢舜仕都俞士.嗣绍修武代其昌.后乾隆五十六年.族祖元亮者背负老谱.自楚来蜀.虽历险阻不辞跋涉之艰俾我子孙得砚宗族之盛惜.夫新谱己传混淆英别余今者细玩老谱校对无讹始知新谱所载始祖国补者即国辅兴公之字也.又载麒禹鉴三子为道忠公之子.盖禹者即瑀也.为景升之子.道忠之孙也.此甘澍氐之讹矣.余不敏不能纠集合族以老谱登诸梓行以新谱置诸勿用第恐代远族繁愈深溢故遵新化之体式敬录一支以迪后世之耳目。
云尔 时道光十八年戊戍岁春三月谷旦
二十九世孙宣猷字靖澜 薰沐撰
条例
一:世系每幅以五傚欧苏也.五世服尽晦菴备载今父下列子子上标父文虽复而序相递遮大宗小宗位次昭然於纸上群昭穆图系焕乎於中后之观者以便稽览。
一:龙氏源流皆自祖东汉公籍京兆而官零陵二十四世下又自道州而官永新又至十余世下有官於茶陵者遂家茶陵之褒尽又十余世下评世公从茶陵而从湘潭又阅三世乃迁湘乡传数世而至时霖公时霶公兵戈四起而时霶公三子曰贵曰道曰兴同迁安化后又兴公五子同迁新化又分居邵阳衡阳湘乡宁乡等处虽流传不紊而支属各别今谱牒复修开派本始既其叙述非假敢援望族自蹈遥华胄之讥果属一本万殊不失绳绳奕叶之绪备载独详稽考甚易。
一:家必有谱谱必有宗慎以防非种滥冒之弊严以立同宗孝友之谊自一本以至万殊己经偻析而明白本来面目不敢字忘盖百川万壑星宿必为水源叠嶂千峰昆仑实乃山之祖此谱之修所以会殊於一本也善继述者尚其勖诸。
一:本宗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名住赫奕文学昭著者其人其事皆足以式后裔而励品行若皇恩之赐封紫诰诏制殊恩明公钜卿岂乏敲金戛玉之词鸿丈宝撰不少阳春白雪之调既苦搜求又艰梨枣聊存吉光片羽於篇末俾知效法仰止乎先型爰载数篇知所观感。
一:过房承继者於生父母必书.示有本也.出继者必书.随母出嫁者必书.入赘他族者必书.弗绝祀也随母来嫁者附姓继父即子孙俱贵显罗列者不书恐乱宗也.莒以续脉春秋书灭莒以易嬴国祚云亡凡今士庶习俗移人容或有之未可为承继者咎也或有继入吾姓而吾姓继他姓族者亟令归宗则载生载育我将我享庶亲亲之道笃矣。
一:宗有大宗小宗序有尊卑有年幼居前年长居后尊卑定先后序齿之义也若宦图有伯叔之名列后孙侄之名列前者以朝廷之科目缙绅为序次非敢躐等以紊名分序爵之意也奋志缥缃早抟风云於九万留心翰墨先沾雨露於丹宸凡有志者知所勉矣。
一:世家大族须当恪守家规凛遵先训不致伤风败俗圣人谓治国在齐家良有以也挽近恶俗有以弟立嗣者有以孙立嗣者有以同姓为婚者甚至乱序渎伦者名正言顺之谓何生育不蕃自罹覆宗之惨温公之言切而有当魏氏之论明而不味也谱内有一於此严加点征以警将来。
一:婚嫁古今所重不亲迎者春秋讥之失其时者风诗剌之所以承宗祧正家道也故关雎为王化之原从德乃坤顺之本娶妇必选世德嫁女必择门楣牒内阀阅相当兼有贤淑者则书某处某氏否则直书某氏非有殊於厚薄也褒以示勤贬以示征亦风教之助云耳。
一:谱例自始祖演派而下并书讳讳下书公字行生卒娶葬讳阙书字字讳俱阙或书乳名先世娶卒葬墓有可考者必书无所据者不录或地名山向特加谨焉防侵占也不封不树上古汤穆之风墓志碑文孝子荣亲之典其有贫不能葬族之贤者或赙焉亦分爱祖宗之微意也。
一:文人秀士有学富三余蕴经史而罗百家之业有才成七步倾珠玑而创万斛之奇或雅志鹏程而特艰蹇足所谓钟期未遇奏流以何惭杨亿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兹不论其人惟尝其才隐显咸嘉文兼附。
一:节女孀妇古今彤管杨休春秋著美於伯姬之焚风人见采於拍舟之守谱内名媛或舍生而取义或傲雪以茹冰或和熊画荻以训子赞其贤淑以励巾帼录其行状以端风教云尔。
一:家患无谱谱成患不能守以故世家大族常严损坏之防不知非所以美呗瞻也而先灵之赫濯寄焉盖片纸双字几同席上之珍而孝子贤孙遵为不世之宝岂容玩忽传家致失污秽今既各派散给昏庸懦弱之子不能当其任老成练达士不获委其责此春秋责备贤者之微意也。
擢零陵郡太守龙述诏汉建武二十五年
朕以凉德入承大统削平祸乱电扫妖气保有六合奠安宗社二十余年矣绳愆纠谬资佐理之功拔帜摧城赖将校之力诚恐观时俊义冈希帛之仪文更有远量英贤不屑弹丸之岩邑诞宣纶饽敷告臣民勿令宏光以自秘亟征举以阶荣具官山都长龙述廉公是饬敦厚堪型用擢尔零陵郡太守官二千石零陵山阨五岭地捏百越人多剽悍俗杂汉夷惟尔公忠克沛膏露於禹甸惟尔廉威自化刚劲於尧封於戏保厘大邦封疆攸寄香凝寝戟闾井务载其清宁春落劻犁兆庶欲安耕凿则女红不害而农事无伤蓄积有素灾害无虞尚勤尔职以称朕意。
授大理寺评事龙通方制 洪武五年
朕闻枣林园土非用威之地钦恤明充乃好生之德议谳而非其人灾及草木治狱而得其情泽流子孙泮囚淑问於士师引经协律乎汉代惟恃九章有断更期五听无冤嘉尔大理寺评事龙通方文学论议世其先人兴章法度博参前代因是移直殿中持平天下覆盆睹日鲜飞六月之霜拭镜觌形免旱三年之雨兹特授尔中宪大夫锡之诰命於戏婵嫣荐牍职其有由博钦朕心宁无所自尔既监於祥刑必不靳其宠锡懋之哉。
湖南四修谱班次
在呈昭宣德自芳 显扬宗烈重贤良
家修殿猷升平治 勋泽垂传奕祀昌
分别大小宗说
高祖以上.至吾身为六代.高祖兄弟.或三人.或五人.己分为三宗.五宗矣.则六代祖之宗子为大宗而高祖兄弟之三宗五宗皆为小宗矣.如有事于六代祖考妣之前则必六代祖之宗子而后可以当对越之位如有事焉而为六代祖一宗之公事则必以六代祖之宗子为主而统率此三宗五宗之众此以大宗统小宗之礼也.推而上之则七代祖之宗子又为大宗而六代祖之宗子皆为小宗矣.奉祀与公事属七代祖一宗之内者皆以七代祖之宗子为主再推而上之以至十代二十代之祖莫不有宗子始祖之宗子谓之大宗各族宗子皆为小宗.其各族之小宗如高曾祖考.或三人.或五人.又各以嫡长为宗子.高祖之孙亦然.五代支庶又以嫡长为宗子.然皆统于高祖宗子之下.高祖宗子.为一族大宗.而各支子之宗子.皆为小宗矣。
龙氏历代名宦科甲图
虞
龙 :虞臣帝命作纳言出纳朕命赐姓为龙。
周
龙 穆: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文挚称之曰子之心虚矣凡於圣矣。
汉
龙 苌:太末人王莽累辟不就任延为会稽太守苌有原宪之志隐于龙游县龙邱山兴严陵最善尝造其卢谒之朝至暮乐而忘归。
龙 且:楚大将。
龙 述:初为山都长建武己酉擢零陵太守官二千石葬永州府西门。
唐
龙 澄:武德七年进士廉介有一芥不取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最善有赠别诗。
龙 暹:武德长安元年辛酉科解元元宗开元中一科任道州学政子孙遂家道州后.分武陵永新茶陵湘乡。
龙 霓:广德二年甲辰任芦陵主簿。
龙 谅:德宗兴元武举贞元丁卯任行军总制。
龙 咸:太子中书令。
龙 箴:国子监簿中书。
龙 钦:中三史科。
龙 迹:赠司理。
龙 瑊:南唐任四川兵马司都监。四川潼州分山西汾州派。
龙 琳:南唐任吉州仕曹。
龙 庚: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任吉水丞封迪功郎。永新派。
龙 况:僖宗三年丙申中二十九科光启三年丁卯乡荐。昭宗龙纪己酉任大理寺评事。
龙 经:由进士历官至户部尚书。
龙 纬:卢陵县令。
龙 试:任判官。
龙 绶:官至都曹。
龙 思:授宣义郎。
龙 亮:昭宗光化中三史科任四门博士三品授光禄寺少卿权擢。
龙 跃:天宝任茶陵令。茶陵派
晋
龙 敏:事祖父以孝闻官太常卿。
宋
太 初:素以诗谒王荆公郭功父曰相分前敢称诗人令赋沙诗即答曰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郭大奇之。
通 方:官评事宋建隆庚申迁湘潭七十四都榜塘。湘乡派。
舜 臣:天僖任长州司理。
龙 起:进士丁咸序未第时梦乘而起回雇有骆驼登第时前有龙起复有骆起。
舜 举:天圣四年进士任观察推官同王克臣榜。
龙 瑞:任广东提举。
龙 瑄:任中书令。
龙 缨:明道二年乡举。
龙 经:任广西桂林知府。
龙 绘:明道癸酉乡举。
龙 滂:神宗辛酉乡荐哲宗六年中马涓榜第四名承直郎随除瑞州法曹。
昌 朝:刘敞奏其非圣不经赐五品服。
龙 仪:哲宗元符三年乡举。
大 中:高宗绍兴乡举。
龙 跸:孝宗乾道四年举。
龙 彪:淳熙甲年举。
深 源:孝宗淳熙己酉举。
洪 甫:淳熙己酉举理宗宝佑甲寅登第中王龙泽榜第五名。
龙 瑜:孝宗乾道辛卯武举光宗绍兴庚戍诏封武陵助应将军。
龙 骥:中光宗绍兴壬子举。
龙 发:宁宗庆元庚申恩科举授湖州仓监迁福州理宗绍定中淅曹赋魁赠通直部。
龙 漪:宁宗嘉定己卯乡举庚辰魁礼经授太常寺。
舜 章:嘉定三年庚午授史馆。
龙 琚:从仕县尉。
龙 琥:宁宗嘉定六年授宣义郎。
应 辰:升甲恩科授迪功郎。
龙 滨:宁宗癸酉乡举。
龙 渊:嘉熙封迪功郎。
龙 淼:理宗嘉熙进春秋三传官登仕郎史载儒林传。
龙 远:原名定理宗宝佑二年乙卯中江西漕贡。
龙 伟:理宗宝佑甲午戊午举。
孔 元:理宗宝佑春秋乡举。
龙 定:景定二年解元。
龙 囦:中度宗咸淳庚午举。
龙 敬:中咸淳乙丑礼经魁援迪功郎衡阳县尉升安仁宰桂阳会改湖南佥宪石古山长班迁宣义郎宜章知县升潭湘通判领湖南北州帅府机务。
龙 鼎:咸淳春秋乡举。
仁 夫:中进士官翰林承旨。
孔 赐:由璧举任扬州判。
龙 任:余千同知。
琴 泉:顺源照磨。
元
时 霖:官广东行省左丞。
时 霶:官福建泉州知府。安化派。
明
仕 宁:洪武乙丑贡元官京国子监祭酒。
作 霖:上元县尉。
龙 卓:即墨县令。
龙 唏:梧州通判。
龙 澄:任怀庆府知府。
庆 云:隆安太守。
龙 文:官工部侍郎。
龙 灿:礼部仪制司。
龙 光:官山西宪使。
文 光:庄烈帝时由进士及第继为陈士奇荐拔为四川巡抚居官清正克己爱民朝野颂德。
之 明:桂王赐进士出身授柳州守道忠勤为国后升监察御史。
存 仁:庚子举人出身知福建福宁县政。
龙 遂:贵州布政司参议。
德 用:进士。
则 敬:户部员外。
大 有:兵部侍郎。
龙 浩:河南参政。
龙 暹:天顺庚辰贡官四川宜黄知县。
龙 翔:天顺庚辰贡官桂林府丞。
龙 需:行人司。
龙 伯:慈溪太守。
宗 武:江南太平府知府。
龙 琮:授理部冠带。
龙 驹:谏议大夫。茶陵派。
生 海:正德壬申贡。
汝 材:癸未贡监官光禄寺丞。
德 光:寄籍蒲邑后归我邑合族奉祀先人始同一本源在嘉靖三己酉科赐进士及第联升翰林院仁廉才富辛酉奉钦命授淅江大主考后隆庆嗣位请旨还乡。
龙 琛:嘉靖壬寅贡。
龙 玺:嘉靖壬寅贡官金溪县丞。
龙 锡:嘉靖丙午举官户部郎中。武陵派。
德 孚:嘉靖己酉举丁未副榜列县文学。
应 滨:嘉靖丙辰举官长宁知县除授重庆府户载志名臣。
龙 冕:嘉靖己酉贡。
应 涛:嘉清癸亥贡。
应 河:隆庆庚午举。
汝 楠:隆庆庚午举。
龙 渊:万历四年丙子科由进士及第出升四川重庆巴县后升云南普宁州知府。
应 廉:万历丁丑贡官祁州通判。
应 洛:万历癸未贡官国子监学录。
应 淮:万历甲申贡。
应 泗:万历甲申贡。
汝 懋:万历癸亥贡。
应 淇:授礼部冠带。
龙 襄:中万历戊午举授卫辉府丞转迁宁波府尹。常德武陵派。
时 征:万历甲子拔贡授北直井陉县眉。
汝 植:万历戊辰贡。
汝 桢:万历辛卯贡。
龙 膺:万历丁未进士官陕西按察司副使除甘州兵备道。常德武陵派。
汝 梗:万历乙卯贡官余于教谕。
兴 宝:正德二年丁卯科由进士及第出升陕西凤翔知府。
汝 权:崇祯癸酉贡官上元县丞。
汝 相:崇祯乙亥贡。
龙 炜:万历乙丑贡官武英殿中书。
龙 吟:崇祯壬午贡官宁湘教谕。载县志文学。
孔 蒸:中崇祯壬午举。载县志文学。
孔 然:中永历丙午举。载县志文学。
景 渊:知巴陵县政。新化派。
龙 公:知井陉县令。安化派。
萃 中:任四川德阳县政。新化派。
龙 廷:任平溪卫恭将。新化派。
清
宏 璧:顺治丁亥贡。
际 飞:顺治戊子奉王考选准拔贡授新化训导升邵阳教谕。
龙 图:顺治辛卯贡。
龙 钦:顺治辛卯贡。
龙 鳞:康熙壬子贡。
宏 域:康熙辛巳贡。
昭 瀚:乾隆己亥贡。
宣 雯:道光甲申年四川纳溪县文生。
德 光:字配三.四川纳溪县文生。
德 树:字建廷榜名裕昆纳邑文生。
德 忠:字震之四川纳溪县文生。
自 震:四川纳邑文生。
自 祥:字吉人四川纳邑增生。
自 健:字效乾光绪纳邑增生。
芳 勳:字克成纳邑文生。
龙氏历代源流总图
●熙
(史载始祖)●述→●暹→●霓→●谅→●煦→●庚→●怀→
●万
●宽
→●楚→●侃→●亮→●发→●通方→●贞元→●体乾→
●曜 ●象乾
●况→●琮.颐(泰和甘竹派)瑊(南城梅溪派)琳
→●瑞→●滤哲→●跸→●起渊→●骥→●光烈→●定→
●瑄 ●明哲 ●彪 ●骏 ●光祖
●贵
●时霖 ●道 ●添德 ●志忠 ●景升→
→●国宝→●囦→●时霶→●兴→●添宝→●道忠→●景芳
●伯 ●添琦 ●旻忠 ●景琼
●添富 ●晚忠 ●景尚
●添应
●琦 ●兴福 ●凤文 ●应珠
→●瑀→●兴宗→●凤习→●应珍→●时显→●喜德→
●鉴 ●兴璩
●呈凤 ●宣颺
●呈文 ●宣盛
●呈珍 ●昭图 ●宣海
→●万福→●乘升→●在珠 ●呈化→●昭澍→●宣魁→
●万球 ●克升 ●在田→●呈灵 ●昭廷 ●宣诏
●万礼
●万祚
●万琢
●显道
●芳型 ●显畴
→●德权→●自祥→●芳留→●显言→●扬如→●宗全→●烈平→
●德华 ●芳信 ●显寿
●芳晖
龙氏世代生殁录
伯 高:京兆人.初为山都长建武廿四年己酉新息侯遗书戒兄子称其敦厚周慎闻之於帝擢拜零陵太守.二千石其後卒葬于永州府西门。
龙 暹:东汉公廿四世孙行三十三任道州学政家道州。
龙 霓:行十九任芦陵主簿。
龙 谅:。
龙 熙:字文彬行三八。
龙 煦:字文达行三九。
龙 庚:
龙 怀:字元德。
龙 楚:字财卿。
龙 况:
龙 侃:
龙 亮:昭宗光化中三史科任四门博士三品授光禄寺少卿擢太传。
龙 跃:茶陵。
1世祖通方:福奇公长子.字碧崖行九官大理寺评事.曜公耳孙.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岁徙湘潭七十四都滂塘.后晋齐王开运元年(944)甲辰岁十月初五午时生.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甲辰岁八月二十未时殁.享年六十一寿.葬草益寺后。
配阳氏:后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戊申岁十月十六寅时生。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辛亥岁七月初八亥时殒.享年六十四寿.葬与夫合冢。子:贞元。
2世祖贞元:通方公之子.字元复.茂才举孝弟行科.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己卯岁十一月十八巳时生.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岁八月十三未时殁.享年七十一寿.葬草益寺后右侧.酉山卯向.界址凭茔顶起各方一丈.修石墓立碑.载僧妙莲卖契内。
配尹氏: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辛巳岁十月十八戌时生.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庚辰岁十二月二十四亥时殁.享年六十寿.葬与夫合冢。子:体乾.象乾。
3世祖体乾:贞元之长子.字用玖.举方正贤良科.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甲辰岁四月十四卯时生.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甲寅岁三月二十三辰时殁.享年七十一寿.附葬草益寺侧父贞元公冢.申山寅向。
配侯氏: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丁未岁八月十四卯时生.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甲辰岁十月十九丑时殁.春秋五十八.葬与夫合冢。子:瑞.瑄。
3世祖象乾:贞公次子.字易垒.归籍永新.裔迁居益阳五里龙家疃.子孙繁盛。
配刘氏:生殁不详。
4世祖瑞公:体乾公长子.字双峰.官广东提举.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癸亥岁六月十二未时生.卜居湘邑城南太和坊太极道院之傍.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丙辰岁八月十四申时殁.春秋五十四.葬湘乡五都(山加)(读音为(加)原字上(山)下(加)意为(众山森列貌)后区月形山。
配卢氏: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辛亥岁四月初四辰时生.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甲寅岁二月十四子时殁.享寿六十三.葬与夫合冢。子:滤哲.明哲。
4世祖瑄公:体乾公次子.官内阁中书.与兄瑞同徙湘邑太和坊.后裔居茯苓桥.归化.文溪等处。
5世祖滤哲:瑞公长子.字文明.生员.优升上舍.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乙酉岁十二月初四未时生.徽宗宣和四年(1122)壬寅七月三十戌时殁.享寿七十七.葬湘乡五都(山加)后区凤形山.辰山戌向。
配周氏: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戌岁十月初六未时生.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己亥岁二月十九酉时殁.享寿七十七.葬与夫合冢。子:跸.彪。
5世祖明哲:瑞公次子.字吉士.邑庠生.徙陕西岷州。
配李氏:生殁不详。
6世祖跸公:滤哲公长子.字孟寰.绍兴壬子亚元.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戊午岁正月初四卯时生.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乙丑岁十月十三戌时殁.享寿六十八.葬湘邑三坊东岸坪泉塘辰山戌向有碑.清穆宗同治四年乙丑清理坟界.凭茔顶起各方一丈.兰仙舫书立清理约掳据。
配汪氏: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戊午岁二月十六午时生.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癸未岁三月十六未时殁.享寿八十六.葬与夫同山共向。子:起渊。
6世祖彪公:滤哲次子.字东埜.宋钦宗靖康元年丙午科举人。
配王氏:生殁不详。
7世祖起渊:跸公之子.字见吾.官台州教授.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戊戌岁三月初一子时生.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戊子岁五月初一戌时殁.春秋五十一.葬湘乡五都(山加)后穆家塅。
配冯氏: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己亥岁八月初一申时生.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岁六月十三寅时殁.享寿六十三.葬与夫同山。子:骥.骏。
8世祖骥公:起渊公长子.字天闲.宋光宗绍熙壬子(1192)科举人.详湘乡县志.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丙子岁岁十月初六酉时生.理宗绍定四年(1131)辛卯岁岁八月初十戌时殁.享寿七十六.葬湘邑五都花桥芭蕉街。
配酆氏: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戊寅岁四月二十二寅时生.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己卯岁二月三十巳时殁.享寿六十一.葬与夫同山。子:光烈.光祖。
8世祖骏公:起渊公次子.字上选.邑庠生。
配李氏:生子失考。
9世祖光烈:骥公长子.字显文.邑茂才升太学生试宏词科.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丙申岁二月初十亥时生.理宗淳祐四年(1244)甲辰岁三月初十辰时殁.享寿六十九.葬潭陂塘木星穴.丑山未向。
配冯氏: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丁酉岁十月二十三子时生.理宗嘉熙四年(1240)庚子岁三月初六丑时殁.享寿六十四.葬与夫合冢。子:定。
9世祖光祖:骥公次子.字承之.邑庠生。
配胡氏:徙四川巴县。
10世定公:光烈子.字建川.号朝卿.任攸县学正.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丁卯岁七月十六未时生.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岁三月十六未时殁.享寿六十二.葬湘乡三坊花桥大石圫。甲山庚向有碑。
配柳氏: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戊辰岁四月十五午时生.恭宗德祐元年(1275)乙亥岁八月二十三申时殁.享寿六十八.葬湘乡三坊东岸坪.辰山戌向。子:国宝。
11世国宝:定公之子.字楚玉.任苏州府守.勤劳王事.抗敌.城陷遇难而卒(安化谱载.字楚玉.官苏州知县.南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岁八月十四申时生.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岁五月三十子时殁.享寿七十三.葬湘乡五都(山加)后区金鸡形。
配魏氏: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丙申岁六月初八戌时生。元成宗大德二年(12978)戊戌岁四月初六午时殁.享寿六十三.葬湘乡五都(山加)后区金鸡形。子:囦。
公讳国宝.解元建川公之子孝廉水若公之父也.宋咸淳中.随都统汪立信征战累功.擢苏州府守.元伯颜破淮东.诸郡多叛.人无固志.公曰.人各顾其家.朝廷将谁与守.乃散资财.以结忠义为必守之计.会诏天下勤王.公草檄示独松关关丞冯骥.并知会沙市城监镇司马梦求缮备.元锐师薄城.守发而毙诘.旦增兵急攻.城将陷.公曰:大势危矣.吾有守土之责.当与城为存亡.元兵入.公率死士十余人巷战.遇民居烧毁.街道冲塞.公以头触店柱.赴火而死.其勇略节烈.视死如归.虽时无卹典.而气壮山河.堪与孟玘司马梦求并垂不朽云。
12世龙囦:国宝公之子.字水若.中庚午乡举.官福州大理.辨释疑狱.囹圄鞠为茂草.人皆以于公称之.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353)癸丑岁二月十八午时生.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丙子岁六月十八未时殁.享寿八十四.葬湘乡五都山加后区塘泉湾.即塘湾老屋后乾山巽向有碑.民国四年城南纳言堂内得买禹廷兄弟田业.契载公坟.丈界凭茔顶起上二丈下抵墙坑左抵王人山界右三丈伍尺.四角窖石为界。
配魏氏:安化谱配赵氏.南宋理宗宝祐三年(1355)乙卯岁六月初八戌时生.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壬申岁十月十二卯时殁.享寿七十八.葬与夫合冢。子:时霖.时霶。
13世时霖:囦公长子.字润苍.元至顺时(1330-1333)任广东行省左丞。
配孙氏:子.原德.居湘乡。
13世时霶:囦公次子.字沛寰.任福建泉州知府。
配萧氏:徙安化县。子:贵.道.兴.伯.仲。
14世贵公:时霶公长子.字朝进行九郎.葬蛇形山.丑山未。
配蒋氏:润字静贞.葬与夫同山。子:天祥.安化一甲派。
14世道公:时霶公五子.字贤明.葬龙塘屋后辛山乙向。
配聂氏:润字贞娘卒.葬与夫同。子:汉南.安化八甲。
14世兴公:时霶公三子.字国.殁葬安化观塘瓦屋场花廊后.有大墓存。
配凌氏:殁葬未详。子:添德.添宝.添琦.添富.添应。
15世天德:兴公长子.字源长。
配冯氏:子:兄忠.厥忠。
15世天宝:兴公次子.葬黛水乾冲。
配凌氏:子:志忠.道忠.旻忠.晚忠。
15世天琦:兴公三子。
配凌氏:子:贤忠.徐忠。
15世天富:兴公之四子。
配周氏:同葬屋后亥山己向。子:有忠。
15世天应:兴公之五子。
配谢氏:子:兄忠.下大七都八甲里立户记名龙三子。
16世道忠:添宝之次子.生庚未详.葬红溪家塘祖山。
配蒋氏:闺字秀娘.葬龙家山坪上。子:景升.景芳.景谅.景尚。
16世志忠:添宝之长子。生庚未详。
配 氏:生庚未详。
16世旻忠:添宝之三子。生庚未详。
配 氏:生庚未详。
16世晚忠:添宝之四子。生庚未详。
配 氏:生庚未详。
17世景升:道忠之长子.生于庚申年七月初六日巳时。享年七十六寿。亡于乙亥年八月十三日午时终。葬石鱼塘老祖山.丑山未向。
配刘氏:闺字晚娘。生殁未详。子:尹奇.尹瑀.尹鉴。
17世景尚:道忠次子。生庚未详。
配 氏:生殁未详。
17世景芳:道忠三子。生庚未详。
配 氏:生殁未详。
17世景谅:道忠四子。生庚未详。
配 氏:生殁未详。
十八世尹瑀:景升之次子.生殁未详.葬高坎水口.丙山壬向。
配张氏:生殁未详.同山同向。子:兴福.兴宗.兴琢。
18世尹奇:景升之长子.生殁未详。
配刘氏:生殁未详。子:兴发。
18世尹鉴:景升之三子.生殁未详。
配张氏:生殁未详。子:兴禄。
19世兴琢:尹瑀之三子.生殁未详.葬冷山庙后.亥山巳向。
配段氏:生殁未详.同山同向。子:凤珠.凤习。
19世兴福:尹瑀之长子.生殁未详。
配肖氏:生殁未详。子:凤聪.凤元。
19世兴宗:尹瑀之次子.生殁未详。
配龚氏:生殁未详。子:凤朝.凤德。
20世凤习:兴琢之次子。生殁未详.葬高坎老屋后。亥山巳向。
配周氏:生殁未详。葬州台上午山子兼丁癸。子:应珠.应珍。
20世凤珠:兴琢之子.生殁未详。
配 氏:生殁未详。子:应珂.应佩.应瑞。
21世应珍:凤习之次子。生殁未详。葬干冲杨家湾。
配石氏:闺字粉娘。生殁未详。子:时显。
21世应珠:凤习之长子。生殁未详。
配 氏:生殁未详。
22世时显:应珍之子.生殁未详.葬红罗岭大阴地。
配张氏:生殁未详.葬水口山壬山丙向。子:喜德。
23世喜德:时显之子。住居枫木山。生殁未详。葬于祖山。
配张氏:生殁未详.葬高坎老屋后.亥山巳向。子:万福.万球.万礼.万祚.万琢。
24世万福:喜德之比子.住居枫木山.生殁未详.葬乾冲杨家湾。
配张氏:生殁未详.葬州台上同枫木山。子:乘升.克升。
24世万球:喜德之次子。生殁未详。
配 氏:生殁未详.。
24世万礼:喜德之三子。生殁未详。
配 氏:生殁未详.。
24世万祚:喜德之四子。生殁未详。
配 氏:生殁未详。
24世万琢:喜德之五子。生殁未详.葬高坎庙后.壬山丙向。
配张氏:生殁未详。子:掌升.常升。
25世乘升:万福之长子.生于清顺治十五年己亥岁正月十四日申时住居湖南宝庆府新化县太阳乡下八都茅坪村枫木山.康熙丙子年冬迁于四川泸州崇义乡.红青观.继迁纳溪县东关外.车家湾.享年八十四寿.殁于乾隆七年壬戍岁五月十八日丑时.葬五顶山.甲山庚向。
配蒋氏:生殁未详。子:在珠.在田。
25世克升:万福之次子。葬台洲上。
配颜氏:生殁未详。子:在渡.在藻。
26世在珠:乘升公长子.字仲声.生於清康熙廿八年己巳岁.(1689年)于康熙丙子岁冬.随父偕弟在田一起迁徙入川在泸州崇义乡洪青观.继转迁于纳溪县东关外车家湾定居.殁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冬月十一日戍时车家湾住居身故.葬五顶山仰天窝.此地与乘升公墓连山.在右近山湾下湾背后
配张氏:生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岁八月廿一日申时.殁于康熙1746年己未岁十月初八日亥时.葬五顶山石岩湾坎下.在乘升公室人蔣老孺人墓左边均有石碑记。子:呈祥.呈瑞.呈云。
26世在田:乘升公次子.字仲远.生于康熙32年(1694年)甲戍岁九月廿六日午时.享年五十八寿.葬五顶山与袁氏合坟。
配袁氏:生於康熙甲申年九月十二亥时.亡于乾隆癸丑年四月十九辰时.葬五顶山。子:呈凤.呈文.呈珍.呈化.呈灵。
27世呈凤:在田公之长子.
27世呈文:在田公之次子.
27世呈珍:在田公之三子.葬河沟子后面。
27世呈化:在田公之四子.生於乾隆八年癸亥岁九月初八日寅时糸四川省泸州纳溪县八甲朱坪生长人氏.亡于道光壬辰年正月初九日巳时.葬打营山.乙山辛向.一九九四年迁葬揽谷湾。
配黄氏:子:昭图.昭澍.昭廷。
27世呈灵:在田公之五子.
28世昭图:呈化公之长子.
28世昭澍:呈化公之次子.生於乾隆癸未年七月廿七日亥时系纳邑六甲老房子生长人氏.亡于甲申年七月廿五日卯时.葬瓦窑嘴.
配张氏:生於乙酉年十月初九日巳时系纳邑城内生长人氏.亡于乙丑年又六月廿九日酉时.葬石岩湾。
继陈氏:生於庚子年十月初七日卯时糸四川省泸州宜民乡小地名杨柳河生长人氏.亡于癸未年十月廿日巳时.葬桐子林后因建设墓己毁。
28世昭廷:呈化公之三子.
29世宣颺:昭澍公之长子.
配周氏:子:德隆.德洪。
29世宣盛:昭澍公之次子.
配刘氏:
继皮氏:
继黄氏:子:德恒.德凤.德优.德庄.德超.德行。
29世宣海:昭澍公之三子.生於嘉庆丁卯年七月初九日申时糸四川省泸州纳邑车家塆河沟子生长人氏.亡于道光甲申年五月二十日寅时.葬瓦窑湾对门吊嘴上。
配李氏:生於嘉庆己未年九月廿六日亥时糸四川省泸州宜民乡管下地名黄桷湾侧近学堂坡生长人氏.享年七十二寿.亡于同治庚午年又十月廿二日戍时在城内正街住宅告终.青年守志.抚孤及幼弟宣诏俱至成立.曾前清朝廷表扬旌表节孝.於纳溪东关外大路边建有石坊一架.一九三六年因修川滇东路因坊挡路线.坊毁.葬竹林湾。子:德盈。
29世宣魁:昭澍公之四子.生於嘉庆乙亥年腊月十二日寅时糸四川省管下地名河沟子生长人氏.亡于同治壬戍年六月初七日子时.葬河沟子。
配袁氏:生於道光癸未年冬月初五日丑糸四川省泸州管下地名桐子园生长人氏.亡于咸丰甲寅年又七月廿二日子时.葬桐子园.解放后因建设墓毁。
继刘氏:生於嘉庆癸酉年八月廿三日午时糸四川省泸州管下地名罗岭子生长人氏.亡于同治癸亥年六月十三日午时.葬地不详。
29世宣诏:昭澍公之五子.生於嘉庆乙卯年冬月廿九日戍时.
配何氏:
继刘氏:葬竹林湾后大院子侧山下。子:德申。
30世德权:宣魁公之长子.生於道光丁未年冬月初三日子时纳邑城内正街生长人氏.亡于同治庚午年又十月初一日酉时.葬河沟子。
配姚氏:生於道光丙年八月十六日子时炭厂湾生长人氏.亡于光绪丙子年腊月廿八日午时.葬紫阳坪。无嗣。
30世德华:宣魁公之次子.生殁未详.葬河沟子与德权合坟。
配李氏:生於咸丰甲寅年八月初三寅时系四川省泸州宜民乡通滩坪正街生长人氏.亡于光绪癸巳年四月十六巳时.葬大院子侧。姚李二氏曾得清廷旌表节孝因限于财力未建坊。
德权.德华(自祥)房世系图
●显道
●芳型 ●显畴
→●德权→●自祥→●芳留→●显言→●扬如→●宗全→●烈平→
●德华 ●芳信 ●显寿
●芳晖
31世自祥:字吉人.德盈次子.抱与德权德华二公为嗣.生于咸丰癸丑年冬月十五日寅时城内中节街人氏.亡于光绪甲辰年二月初九日酉时身故.葬青龙嘴.解放后农村改田墓毁。
配罗氏:生于咸丰乙卯年冬月初二日辰时近城乡六甲新屋基生长人氏.亡于光绪庚寅年八月冬日巳时身故.葬子阳坪侧。
继杨氏:生于同治辛未年七月二十四日卯时安富街下米市生长人氏.亡于光绪辛卯年腊月二十八日卯时身故.葬打营山。
继肖氏:生于咸丰庚申年八月初三日吉时上坝米市生长人氏.亡于光绪甲午年正月初四日午时身故.葬紫阳坪侧。
继刘氏:生于同治丁卯年二月初五日酉时泸州忠信乡红岩新房子生长人氏.亡于戊子年冬月初五日吉时身故.葬石岩湾。
32世芳型:自祥之长子.号伯卿.生於光绪丙子年腊月二十四日巳时紫阳坪生长人氏.亡于宣统己酉年四月十一日酉时身故.葬堰田坝。
配徐氏:生于同治壬申年十月初三日戍时纳溪县近城乡拖芝岩生长人氏.亡于光绪己亥年三月二十日亥时.葬打营山。
继戴氏:生于光绪庚辰年八月二十三日寅时纳溪怯安富镇猪市街老房子生长人氏.亡于光绪丁未年冬月二十七日辰时.葬打营山。无子.抱芳长子显道为嗣。
32世芳留:自祥之次子.号叔仙.生于光绪壬午年十月二十四日卯时紫阳坪生长人氏.亡于民国己未年七月初十日戍时身故.葬紫阳坪吊嘴上.1984年迁葬揽谷湾。
配罗氏:光绪癸未年十月十八日辰时泸州宜民乡王坝生长人氏.亡于民国庚申年七月十一日辰时终.葬大院子竹林湾后面坎下。子:显道.显畴.显言.显寿。女:显0。
33世显道:芳留之长子.号厥彰.生于光绪丁未年冬月初二日午时城内正街生长人氏。
配李氏:字清瑜.生于光丙午年又四月初九日巳时泸州忠信乡新屋基生长人氏.亡于1977年丁巳十月二十三日卯时身故.葬新乐公社老房子侧。
34世扬华:显道公之长子.号历贤.生於民国壬申年三月初五日巳时纳溪城内本宅生长人氏.亡于甲戍年六月十八日巳时纳溪县医院身故。
配李氏:字安蓉.
继李氏:字祥珍.生於民国壬申年正月初七日子时。子:宗武.宗伟.女:宗琼。
35世宗武:扬华公之长子.生於甲辰年十月十六日巳时.
配王氏:字光汝.生於共和国公元1966年十月吉日吉时。子:海。
35世宗伟:扬华公之次子.生於共和国公元1969年己酉岁十月十一日子时。
配
35世宗琼:扬华公之女.生於共和国丙午年八月十一日戍时.
34世扬休:显道公之次子.号泳霓.生於民国戊寅年又七月初五日戍时本宅生长人氏.
配王氏:字进英.生於己卯年腊月初三日安富放生池巷生长人氏。子:宗文.女:宗益.宗玉。
35世宗文:扬休公之子.生於共和国甲辰年四月廿四日卯时。
35世宗益:扬休公之长女.生於共和国丙午年五月十二日巳时.
35世宗玉:扬休公之次女.生於共和国公元1969年己酉岁五月十四日寅时.
34世扬任:显道公之三子.号济民.生於民国壬午年十月初十日亥时新屋基生长人氏.
配李氏:字世友.生於丙戍年正月初七日。子:宗平.宗权.女宗勤。
35世宗平:扬任公之长子.生於共和国公元1969年己酉岁九月廿一辰时安富下街生长人氏.
35世宗权:扬任公之次子.生於共和国公元1973年癸丑岁十月十九日吉时安富下街生长人氏.
35世宗勤:扬任公之女.生於共和国丁未年十月廿八日吉时.
34世扬伦:显道公之四子.号秉常.民国乙酉年九月十一日戍时本宅生长人氏.
配石氏:字志兰.生於壬辰年五月初四日吉时兰田前进公社生长人氏。子:宗智。
35世宗智:扬伦公之子.生於共和国戊午年腊月初五日酉时纳溪县医院生长人氏。
33世显畴:芳留之次子.号赓九.生于民国己酉年冬月初八日吉时生.亡于民国二十四年乙亥七月吉日吉时终.葬打营山吊嘴上。后迁搬不详。
配余氏:无子
33世显言:芳留之三子.号肇虞.生于民国三年甲寅十月初六日吉时城内本宅生长人氏.解放后新疆改造未回.亡于.新疆省和硕县农二师二十四团十连。
配李氏:字顺莲.生於民国1915年乙卯岁正月十一日丑时糸四川省泸州忠信乡地名石榴屋基生廿人氏.享年八十八寿.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二零零二年壬午岁八月初三日戍时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高洞村二社地名柏树坡身故.葬曹家侧边尖尖山.乙山辛向。女:扬淑.子:扬如。
继黄氏:字馨群。女:扬琴
34世扬如:显言之子.生於民国乙酉年三月十三日巳时系四川省泸州纳溪县河西城内生长人氏.享年
配梁氏:字志芬.生於中华人民共和国辛卯年五月初一日亥时系四川省泸州。子:宗全.女:宗群.宗会。
34世扬淑:显言之女.生于於民国公元一九四零年九月二十四日申时系四川省泸州纳溪县河西城内生长人氏.享年(适费国银)。
34世扬琴:显言之女.生于於民国公元一九(适王)。
35世宗全:扬如之长子.又名宗贵.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一九七零年庚戍岁七月二十九日戍时原糸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城郊区高洞公社高洞大队二生产队地名柏树坡生长人氏。
配王氏:字先莲.号贵芳.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一九六九年己酉岁正月十五辰时系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城郊区高洞公社棋盘大队八生产队小地名刀把山生长人氏。子烈平。
35世宗群:扬如之女.生於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一九七二年壬子岁 月 日 时糸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城郊区高洞公社高洞大队二生产队小地名柏树坡生长人氏。(适高才富)。
35世宗会:扬如之女.生於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一九七四年甲寅岁 月 日 时糸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城郊区高洞公社高洞大队二生产队小地名柏树坡生长人氏。(适张学刚)。
36世烈平:宗全之子.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一九九三年癸酉岁年六月二十一日寅时系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棉花坡乡高洞村二社地名柏树坡生长人氏。
33世显寿:芳留之四子。幼殇。
33世显明:芳留之女.生于民国壬子年二月初二日吉时生.适李宣堂。
32世芳信:自祥之三子.幼殇。葬紫阳坪。
32世芳晖:自祥之四子.号季实.生于光绪庚子年二月初九日子时城内木牌坊院内生长人氏.亡于1955年正月二十一日巳时身故.葬揽谷湾。
配陈氏:生于光绪庚子年九月二十四日子时象牙溪生长人氏.亡于民国戊子年十月十九日辰终.葬先农坛解放后因建迁榄谷湾与芳晖杨氏合坟。
继配杨氏:生于光绪乙巳年七月十八日子时泸州忠信乡土地嘴生长人氏.殁不详.葬榄谷湾与芳晖陈氏合坟。
继吴氏:
33世显化:芳晖公之长子.号剑潭.生於民国丁丑年五月初一日未时纳溪城内生长人氏。
配李氏:字国俊.纳溪城内生长人氏。
33世显遐:芳晖公之次子.号鹤年.生於民国己卯年正月廿六日卯时纳溪城内本宅生长R氏。
配杨氏:字月梅.云南魏山R。
33世显群:芳晖之长女.生於民国癸未年六月初一日巳时.适肖成光。
33世显芳:芳晖之次女.生於民国丁亥年腊月初一日巳时.适伍崇富。
德盈房世系
30世德盈:宣海之子.
配沈氏:
31世自震:德盈之长子.
配黄氏:子:芳腾。
31世自祥:德盈之次子.
32世芳腾:自震之子.号攀仙.葬竹林湾.
配王氏:葬紫阳坪。子:显谟.显名.显祖。
33世显漠:芳腾之长子.号慰宗.葬紫阳坪.
配汪氏:无子。
33世显名:芳腾之次子.号玉光.葬紫阳坪。
配董氏:葬紫阳坪。子:扬霖.扬眉。
34世杨霖:显名之长子.从军死于国外.骨灰运回葬紫阳坪。
34世扬眉:显名之次子.号建之.
配唐氏:
33世显祖:芳腾之三子.号玉埜.
配许氏:葬紫阳坪.
继许氏: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