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中华龙文化学术委员会
四川分会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2011年5月2日 于宜宾)
万里长江欢声雷动,酒城宜宾鲜花盛开。在四川龙氏分会成立周年之际,搭乘宜宾龙氏族务理事会成立庆典盛会的顺风车,分会的第二次工作会议于二0一一年五月二日上午在宜宾党校江南宾馆顺利召开。会期半天。
出席这次会议的共31人:有会长龙巨胜、前任会长龙章和,荣誉会长龙建国,常务副会长龙永均,副会长龙开选、龙炳林,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龙建勇等出席了会议。遂宁蓬溪、富顺、彭州等地族务人员以及宜宾的众多业界宗亲作为特邀代表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建勇主持,完成了以下议程:
一、一年来,四川分会工作的简要回顾
1、一年来,四川分会坚持了一个龙氏中心不动摇,以敦宗睦族,凝聚血亲,道德教化为族务活动永恒主题,积极开展族务活动。
2、以基础族务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市、县龙氏分支调查,续修族谱和业界联络。安岳锦华宾馆首次工作会议后的半年时间里,各地各级龙氏公职人员和业界代表,大胆地走上了各地族务工作舞台,积极主导族务活动的开展,使分会下市、县分支机构的建立犹如雨后春笋,广安、宜宾、古蔺、蓬溪、富顺、犍为相继建起了族务理事会。这是四川分会一年来工作的最大亮点,值得可喜可贺。
3、积极为《中华龙氏通鉴》组稿、供稿,使《通鉴》的编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目前所知,至少有5-6篇由四川龙氏提供的文稿,刊在《通鉴》本源卷的样书上,如七县分支调查报告和调查报表,以及为始祖伯高墓修缮的每一笔捐款都有详载,其中不少文章都引用了四川各地提供的族谱资料。
二、会议达成了多项共识
1、《关于积极推动四川各地龙氏业界联络的意见》一文,经与会者充分讨论并于以充分肯定(集体定稿),从而以分会名义正式发送各地。
2、与会宗亲代表一致认为,四川分会下各地分支机构的名称应当统一。理由是:名称统一是四川分会首次工作会议的议决;名称统一始能报、批,才能载入《中华龙氏通鉴》。统一名称应为:“××市(县)龙氏族务理事会(简称)”或“中华龙文化学术委员会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市(县)族务理事会(全称)”。(详见四川分会首次工作会议纪要或“四川龙氏,加油”一文)。
3、根据会长提议,并经充分讨论,四川分会会长任期每届三年,可连选连任。各地为适应族务工作的需要可随时申报四川分会副会长,副秘长人选,其人员也将载入《通鉴》。
4、决定四川分会的编号文件暂时使用两枚电子印章,即:“中华龙文化学术委员会四川分会”和“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四川分会”。
三、对未来族务工作的期望
1、诚望各地族务人员认真贯彻分会的(2011)03号文件,积极主导和推动各地龙氏业界调查、联络,早日建立业类联络组织,然后按照业别特点开展活动。当代龙门精英多集中在各行各业之中,广泛而成功的业界联络不仅有助于克服业界自身运转中的某些困难,同时对族务工作的推动加油助威,启动族人济困、奖学、助学才有可能。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族人对族务活动积极、热情和持续参与的信心。
2、分支调查是最容易见成效,成本最低的基础族务,它对四川龙氏而言意义非凡。可以通过分支调查了解到当地龙氏分支的分布,源流历史、字派、谱牒、族务活动状况和热心族务人员的信息等,对寻根、联谊作用巨大。分支调查应以市、县为单位报表才能进入统计分析体系,才能载入《中华龙氏通鉴》。据了解,不少市县都开展了分支调查,但分会只收到南充长乐龙必玉一份报表。望完成调查的市县早日发来报表,以便统一分析,载入《通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3、修谱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而又必须的族务活动。各地都有修谱的热情和动态,但成功的还不多。总的情况是困难重重,主要难在资料不多和执笔人修谱知识缺乏,或从无修谱经历,甚至从未见过象样的谱牒而又不知向谁请教。有鉴于于,分会可考虑酌情办修谱短训班,每期3—5天,但前提是各地要有这样的需求,并事先和建勇、建国联系。
会上,会长、荣誉会长、常务副会长都有简短讲话。一致肯定了分会一年来坚持族务工作的正确方向,在分支调查、续谱,业界联络和分会下分支机构构建方面都有作为,盼下阶段在加强业界调查、联络方面有新的建树,争取早日启动族人济困、奖学、助学机制是下阶段的奋斗目标。
最后,会长对宜宾宗亲的热情和对这次会议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附参会人员签到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