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氏文化研讨暨宗亲联谊会代表会决议 y2|R.EU\m<
(2007年10月14日通过)
kG0Yh2;#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来自广东、湖南、江西、重庆、四川、广西、湖北、贵州、山西、北京等省(市)和港澳台358名代表相聚广东东莞虎门龙泉国际大酒店,召开了“中华龙氏文化研讨暨宗亲联谊代表会”。这次会议,代表之广,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气氛之盛,责任之重,开创了我龙氏历史的先河;是宗亲们期盼已久的联谊盛会,是龙氏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g(E"4M@t!
S<wj*"|.s (一)会议围绕主题报告开展了讨论,代表们认为主题报告颂扬了历史悠久的龙氏文化,阐述了修缮伯高公陵墓的重大意义,介绍了九年多的龙氏筹备工作,从文化发展的高度,明确了当前龙氏宗族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是龙氏宗族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蓝图。面对伯高公陵墓被严重损毁的状况,全体代表充分认识到抢修伯高公墓,不但是当代龙氏后裔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而且是当前龙氏文化建设的主题和宗亲联谊的中心。会议要求,全体龙氏宗亲必须明确这个主题,围绕这个中心,一条心一股劲,修缮好伯高公陵墓,谱写龙氏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3'`dFY,
aM3gRp51cj (二)修缮伯高公陵墓不但义不容辞,而且刻不容缓。会议认为修缮伯高公陵墓的重要性紧迫性已经十分明确,募捐筹备也历经多年,现在应该是付诸行动的时候了。因此,全体代表一致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一致通过了《为修缮始祖伯高公陵墓告龙氏宗亲书》、《修缮伯高公陵墓募捐办法》、《祭祖文》三个重要文稿。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带头捐款,用实际行动作了表率。可以说,本次会议就是抢修伯高公陵墓行动的开始。今后的任务是龙氏全体族人投入到抢修伯高公陵墓的实际工作中,实干见实效。 ]/X(
V|t
iEyeX0nm 为确保修墓工作落实到位,会议决定: ]; $] G-
0M‑F}^"R 1、龙氏“修缮伯高公陵墓募捐委员会”,负责实施《修缮伯高公陵墓募捐办法》,向龙氏宗亲募集修墓资金,承担对募捐活动的组织发动及资金管理的责任。 +j14Q[1]$
tz Nl
J~E 修缮伯高公陵墓募捐委员会 OWq'[T4
nuQ]8 -, 主 任:龙庆棠(兼) +EXJ\wy
u^Ku;RQo 副主任:龙植西、龙国华、龙定邦、龙桂荣、龙增强、龙飞宇、龙铭尧、龙伯发、龙振清、龙举高、龙建立、龙建国、龙良骏、龙灿珠、龙致光、龙泽深、龙定茂、龙卧云、龙五保、龙志忠、龙章和 <yA}i"-1W
3\O |ii 委 员:龙永权、龙 生、龙子丰、龙文华、龙志君、龙 智、龙华寿、龙开学、龙远国、龙再书、龙巨胜、龙启权、龙腾芳、龙朝武、龙江威、龙禾荪、龙友成、龙日辉 k,F"-K
+M
C[1];+(Zp 2、龙氏“伯高公陵墓修缮工程委员会”,负责按政府审定的规划方案,完成拆迁安置,做出设计,组织施工,确保优质安全完成修墓任务。 ~[o 4a'
o{b=9
-V 伯高公陵墓修缮工程委员会
[1] YpAg
WL,&-*JAW 主 任:龙观生(兼) \@3Qi8u//
enNiI$H]`_ 副主任:龙照辉、龙康生、龙锦伦、龙 文、龙尚喜、龙国彬、龙文华、龙 勇、龙 军、龙汉才
$mmup|;(
FsB^CxVg 委 员:龙土养、龙忠民、龙秉堃、龙桂荣、龙 华、龙尚喜、龙木养、龙建立、龙建国、龙正武 X{n- N
5*
+;g {$da5 (三)经充分讨论协商,全体代表选举产生了华夏龙氏文化研究会和龙氏宗亲联谊代表会会长、副会长、顾问、理事、秘书长。 - K%,^6
JXG"M# { 华夏龙氏文化研究会 50TA :
7
,:~0F^z
顾 问:龙庆棠、龙佑云 >[1]{eCh
$L
L- pVltX 会 长:龙观生 kyAXRwzI
-/_L*oYli 常务副会长:龙照辉、龙学勤 `28}
;B>
,f}UGd[a 副会长:龙国彬、龙康生、龙曼芹、龙建国、龙志忠、龙定茂、龙锦伦、龙 云、龙建立、龙致光、龙启云、龙新华、龙伯贤、龙景安、龙 文、龙冬生、龙开学 Qr1e@ =B
@i^~0A#q* 秘书长:龙举高 9Rek4<5
:Rs^0F8)c 副秘书长:龙桂荣、龙世豪、龙建勇、龙灿珠、龙汉才、龙科达 izKfU?2]X@
K1V#cB WO 理 事:龙文浩、龙 生、龙相志、龙五保、龙熙泽、龙定邦、龙泽深、龙治明、龙赞荣 Y(\T- bI
b':‑|uu*/ 龙氏宗亲联谊代表会理事会 ‑O D Ur
OMwsbp& 顾 问:龙佑云、龙观生、龙伯贤 i{D=l7j|w
8q`$y$06Dk 会 长:龙庆棠 X7L8h'(@
, @m@S ^ 副会长:龙宇文、龙植西、龙 文、龙振清、龙铭尧、龙建立、龙良骏、龙昌海、龙泽深、龙卧云、龙志忠、龙伯发、龙允生、龙葆和、龙桂荣、龙康生、龙章和、龙开华 x
.1-)\
MxzLK%am 秘书长:龙熙辑 -T6
(hT\
R(j1n,c] 理 事:龙开学、龙东华、龙五儿、龙乐铨、龙天射、龙世豪、龙广贤、龙土养、龙子丰、龙启权、龙贵建、龙建国、龙章清、龙大伦、龙 云、龙开选、龙建勇、龙文浩、龙 生、龙相志、龙熙山、龙金华、龙顺太、龙天民 A?T
BtAe
6 \B0^ (四)会议对多年来在宗亲联谊、文化研究、助困济贫、发展经济等方面卓有成效 ‑
s95vK7I 569}‑Xb
c/的族人予以表彰,对为筹备和召开本次联谊代表会献计献策、捐资出力做出贡献的 k7
tYa;C , n !vsI宗亲表示感谢。 M>jtFP <S
93[DAs 由于主题报告篇幅有限,很多资料收集不全,待伯高公陵墓修竣工后,再全面征集 K}[>T(0Ebg|!'1bD`5 族人的优秀事迹,系统整理通报。 JT[*3 h
DjMf,wX-{ (五)当前,我龙氏宗族肩负着修缮伯高公陵墓的重任。这次会议就是龙氏宗族修缮伯高公陵墓的誓师会。会议号召:我龙氏全体族人立即行动起来,出钱出力,以实际行动为修缮伯高公陵墓尽孝心、作贡献、积功德、添光彩。 A5#y?Aq‑ iq?#rb P#I
不到长城非好汉。只要我龙氏宗族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始祖伯高公陵墓一定能修缮成功,龙氏宗族一定能更展雄姿,龙氏文化一定会灿烂辉煌! Z:2I/
{5c]‑Mn"r JU0]Wq<^[
为修缮始祖伯高公陵墓告龙氏宗亲书 K0
+ ;b u
参天大树因其根而枝繁叶茂,怀山之水因其源而生生不息。我昌盛龙氏根源何处?盖出滚滚潇湘之滨,巍巍西山之麓,始祖伯高之茔! >L((2wfiN
h -_&MD/J 我祖伯高公,少年壮志,建武初年为山都长,克尽厥职,受汉光武帝褒奖,敕封擢升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伯高公清正廉洁、勤政为公、敦厚待人、礼贤下士、修身齐家的为官为人之道,为历代各族多方人士盛赞,堪为百世之师、千秋之范、万古之贤!伯高公,寿高八十九,殁于汉章和二年(公元87年),葬于零陵北门外司马塘侧。州人感其恩德,树立石坊,额“谨饬名儒”于上,称其葬地为“廉威阡”,并建“三贤祠”奉祀;历代要员为其树碑颂德,百姓为其奉供香火。 @b!"joEy
[1]g+q@i{Yn 东汉至今,古冢尚存,既证明伯高公厚德如山,福如江河,也足见伯高公后裔福址如天,世人无不为龙氏宗族这一宝贵精神遗产而赞慕。然而,毕竟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不但祠坊被毁,而且墓地四周被民房围住,墓庐后部被压,杂草丛生,道路不通,如不尽快抢修,我祖茔将损坏不存。我始祖我宗族我后裔将蒙受天理不容的损失和耻辱。 5#:pT[1]
7u11&(Lz 祖德流芳,福泽后人。修缮祖陵,惠及子孙。前辈撰修《龙氏族谱》时有感:“龙氏之所以派分天下,家以万计,丁以亿计,科第簪缨,不可数计,兴旺发达,日加昌炽,是因为伯高公清廉正直,德被黎庶,静重无哗,威仪有则,”祖德流芳的结果。祖茔在,即祖在,福址在;祖茔兴,龙氏昌,子孙旺。伯高公之墓,乃我龙氏宗族之根本。伯高公后裔,决不弃根忘本,特别是在伯高公墓冢遭受损毁的情况下,全体嗣孙不能麻木不仁,必须牢记根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尽快抢修好始祖陵墓。弘我龙氏祖德,扬我龙氏精神,谱写龙氏经济文化发展新篇章,让伯高公留下的高尚精神财富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u7]<=* V]
<3 @}Lj 经宗亲们九年的不懈努力,由十几个省(市)和港澳台三百多名代表参加的“中华龙氏文化研讨暨宗亲联谊代表会”成功召开了,与会宗亲代表一致决议举全族力量抢修伯高公陵墓,并带头捐款作表率。这是中华龙氏族人的共同心声,也是向中华龙氏全体宗亲发出的动员令!为祖修陵,宗亲有责。如今,政府支持重视,方案已经审定,各省(市)和港澳台宗亲已形成合力,抢修号角已经吹响,望我龙氏宗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龙氏,为抢修始祖伯高公陵墓尽孝心,作贡献,积功德,添光彩! oC dGQ7G}
"h$R ]~eG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只要宗亲齐心协力,伯高公陵墓一定能修缮成功。庄严、肃穆、高雅的伯高公陵墓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始祖龙伯高陵墓之福光一定永照人间,永佑后裔!龙氏宗族也一定更加兴旺! E1q%gi4Q% 2
RNrIU I2
中华龙氏文化研讨暨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代表会 ?9?4p[1]@ q(9%^cV6
二00七年十月十四日于广东虎门 D u_$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