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护墓 以德报怨 以理服人
——为抢救伯高公祖墓呼号(五---3)
以德报怨 (续2)
伯高公祖墓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由来
《后汉书》和《永州志》记载:龙伯高(公元前1年-公元88年)于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在任期间,致力于恢复因战乱而受创的当地经济,教化风俗,史称其“在郡四年,甚有治效”。更以其仁厚谦逊的为官为人之道,为历代各族人士所称赞,赢得了“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的历史评价。公元88年,伯高公卒,葬于永州北门外司马塘,石墙围护,立祠建坊。
近两千年来,伯高公墓茔位置没变,历代史志有载,后裔祭拜不断,是永州市第一历史名人墓,也是湖南不可多得的古代名人墓葬,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正因此:
新中国,1957年;伯高公墓与毛主席故居,同期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1959年公布的湖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中,伯高公墓再次入列,据文件记载,当时封土堆高2.4米,直径5.2米,有石砌墓围。
1982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伯高公墓在列。
2002年7月17日,永州市芝山区(现零陵区)人民政府公布伯高公墓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以墓中心为圆心,以20米为半径”。
2003年8月8日,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伯高公墓列古墓葬第一位。
以上,足可佐证伯高公墓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也足可见党和人民政府,对历史文物,是重视的。省、市、区三级相继多次将伯高公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一方面说明国家看重,另一方面却也说明文物保护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新中国,五十年代,土地革命,合作化,集体化大浪潮中,伯高公墓莹得以保存,不可不说是1957年和1959年湖南省两次公布伯高公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功不可没。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优秀的历史人文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褒扬。
十年动乱后,拨乱反正,永州市于1982年及时又将伯高公墓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党和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是没有忘记,并十分看重伯高公墓的价值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建设和发展,不少城郊变为了城中村,伯高公墓莹所在的新建村也不例外。永州市、区两级政府于2002年和2003年相继将伯高公墓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可见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良苦用心。伯高公优秀的历史人文价值在永州是无可替代的啊。
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社会是复杂的,人们的认识也是有高有低的,特别是金钱至上,私欲横流,一些人不懂法,一些人不管法,我心我素,胆大妄为。
跨越千年之后,伯高公墓之现状,让人唏嘘,让人忧虑,更让龙氏后裔愤懑。
据载,伯高公墓曾经占地三亩以上,墓前有祠堂,历朝历代都有维修,在此立碑纪念者不在少数。清同治十二年(1873)曾又重建龙氏祠。民国年间,龙墓开始破落,范围不断被蚕食。1949年,龙氏祠被拆毁。“文革”时,龙墓未能幸免,进一步遭到破坏,封土堆一半被附近居民围墙圈围,另一半成了菜园,墓前4米也建起了民房,再后来建设新村,龙伯高墓隐身于民居之间,仅留狭小入口,再后来,仅存的墓冢也被民居压住。
文物部门一度想在此立碑保护,但当地有居民不同意。更有人想在墓地建房被制止,大为不满,还胡说什么“活人还被死人压?” 可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还有很多工作得做啊。不是有一顶“文物保护单位”桂冠就可万事大捷的。
近十来年,为保护伯高公墓,龙氏后裔尤为心切。在中央、省、市、区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干预下,在国内外媒体、舆论的呼吁、关注下,在各省市、海内外数百万龙氏后裔的呼号和积极行动下,伯高公墓园保护有了生机。
2006年,龙氏后裔向零陵区文化、文物部门表示,有意结合文物保护筹集民间资金,恢复伯高公墓旧有规模。还编制了《永州市零陵区龙伯高(汉代)墓葬抢救性修缮工程与环境整治方案》,得到零陵区政府和省文物局支持。2007年1月30日,省文物局曾专门发文:同意按这一方案进行修缮。
2008年初,龙氏宗亲捐资3万元由区文化文物部门负责制作了《零陵德政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零陵区发改委立项。2008年8月8日,零陵区发改委发文同意引资建设“德政园”工程,项目总投资1210.73万元。2009年,龙氏又筹资拆除了墓前一处民房。
2011年清明节,龙氏后裔募资买下墓南侧的一幢平房并予以拆除,才树立了保护标志碑。
但是,由于压在墓顶的李家违建,拒绝搬迁,围绕李家改建房屋的是与非,致使政府处置,几起几落。意在抢救性修缮龙伯高墓的“德政园”工程迟迟不能启动。直到2012年,在各方压力下,政府主导,花大价钱,才让李家拆除压在墓上的房子。祖墓终于得以见天,墓地得到部分恢复。
2013年5月全国龙氏宗亲内部在永州召开孝心奉捐和开工典礼会议,由于时过境迁,龙氏后裔急于修缮伯高公墓,2015年清明过后,龙氏两会成立了祖陵建设指挥部,现场展示了设计效果图。突破千难万阻,抢救伯高公祖墓的修缮工程终于在2015年冬开工了。
可能由于我们不知的种种原因和过节,春节后,修缮工程被迫停工,随之后,被有关部门要求整改。
至今,修缮工程因族内不同意见纷争,还未能整改复工。
但愿通过这次停工整改风波,龙氏得以自我学习,认真反省,总结提高。
但愿伯高公祖墓修缮工程,能在当地党和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在有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团结族内外广大有识之士,尽心尽力修缮好伯高公墓园,为建设永州文化古城打好一处过硬基础。
但愿伯高公祖墓修缮工程,能有如初衷,一如既往,以“德政园”(“廉威园”)纳入永州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一盘棋,尽早复工。
君不见,过去两千来年,伯高公墓园虽累遭破坏,但累毁累建,无不又巍巍屹立芝山。
君不见,今天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有各方的支持,有数百万龙氏后裔的孝心,我们怎不追求伯高公墓园“文物保护单位”上档升位。
正是:
伯高公墓莹永立廉威山,伯高公墓园长青廉威阡。
伯高公精神永存世人间,伯高公风范我们永缅怀。
伯高公英灵长祐龙人传,伯高公德显永州廉威园。
(待续)
四川 龙一乐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