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修缮省市区级文保单位伯高公墓的粗浅认知
一、伯高公墓何以能成为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永州的龙伯高墓,社会和媒体早赞之为永州市第一历史名人墓,湖南不可多得的古代名人墓。
近两千来年,静卧于永州北关外司马塘廉威阡次山的伯高公墓茔,历代史志、族谱有载,祭祀不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龙公伯高,东汉初兴、一代贤太守。光武帝誉其“堪为世人師”,东汉重臣马援赞其“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孝悌于家、忠贞于国,清明莅临、威廉赫赫,朝廷褒功、田野咏德,宇宙间气、独君先得,俨然遗像、千秋仪则。”不仅世人称颂,更成为了龙氏的传家宝。伯高公一生勤政爱民,高风亮节永世垂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的家教和为人处事。伯高公的一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光大。伯高公墓是宝贵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
过去,伯高公墓园早颇具规模,风景如画。谨较晚的记载:
1530年(明世宗嘉靖九年),龙公文锦任零陵县令时在伯高公墓建《龍公祠》一座,门楼一座(清康熙年间被吴三桂兵燹所毁)。
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癸巳仲夏),永州司理钱塘楊继时受司理龙斗翁所托,修葺保护伯高公墓园,并立碑(为现仅存的两道碑之一,碑高1.9米、宽0.8米)。碑记还写明墓园,直自岭濠起至大栗树下止,计11.5丈,横自徐家墙脚至樊家墙脚计12丈,大小树共31株。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岭南梁谆受东莱俸禄两千石的龙斗翁所托,在永州公务时,将又肆侵伯高公墓地的奸人绳之以法。当时墓园,“草木蓊郁,居于环匝,上有坟墓,下有亭宇,其中神道塞焉。” 复故甬道,东西横五丈,南北长二十八丈。
1648年(清顺治戊子),湖广巡抚屠綮(qing)、李和鼎撰《伯高公墓表》赞叹:坟离北关可数百步,幽峦清挹,池水碧环,城岿然起如偃月,遥峰远岫,春株秋妍,如黛如画,如空青且永楚崖疆也。
1732年(清雍正十年壬子岁),永州知府姜绍湘与龙氏吏员大武、国弼等三邑嗣孙重建祭祀伯高公祠堂一座,门楼一座,排房四座,照墙一面。 冬月,姜绍湘 撰《重建伯高公祠堂记》:
“......予莅事芝城六年矣,政治之暇,踪迹前贤遗事。于宋见茂叔道学之传,于唐见子厚漫郎文章之盛,於漢见伯高公政事之休美,心响往之。舟车所至,溯源溪之源流,凭吊司马次山之故址,与伯高先生之遗泽,觉其流风余韵犹有存者。一日,予道出北关不一里,有冢岿然,有碑屹立,问诸舆人,則伯高先生之墓地也......
1739年,为保护好伯高公墓园、宗祠,国弼公撰有堪丈伯高公祠基地界记。
1884年(清光绪十年),永州儒学刘源溪为伯高公墓莹立碑(为现仅存的两道碑之一,碑高1.7米、宽0.6米)。
深为痛惜的是,伯高公墓祠堂、牌坊,在1949年被毁。据传,伯高公墓前,至少不下11道墓碑,但今看到的,已只有两道青石碑了。
新中国,党和政府及时把伯高公墓纳入了“文物保护单位“
1957年,伯高公墓就与毛主席故居,同期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9年公布的湖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中,伯高公墓再次入列,据文件记载,当时封土堆高2.4米,直径5.2米,有石砌墓围。前有明万历碑和清光绪碑。
1982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伯高公墓在列。
2002年7月17日,永州市芝山区(现零陵区)人民政府公布伯高公墓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以墓中心为圆心,以20米为半径”。
2003年8月8日,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伯高公墓列古墓葬第一位。
仅此一斑,足可佐证伯高公墓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伯高公墓符合文物界定的要素,是实实在在、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宝贵的文物古迹,不可替代的宝贵文物。
伯高公墓是“文物保护单位“,那么了解什么是文物(文物的概念是什么)? 对我们修缮和保护好伯高公墓可能更提高自觉性和积极性。
“文物”两字联用,始见《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之后,《后汉书·南匈奴传》有:“制衣裳,备文物。”
以上所说的“文物”意指当时的礼乐典章制度,文化和精神层面。
到唐代,骆宾王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杜牧诗:“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这里所指的“文物”,所指已是前代遗物了。
北宋中叶 (11世纪),以青铜器、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起,以后又逐渐扩大到研究其他各种古代器物,把这些器物统称之为“古器物”或“古物”。在明代和清初比较普遍使用的名称是“古董”或“骨董”。到清乾隆年间 (18世纪) 又开始使用“古玩”。这些不同的名称,涵义基本相同,但在很多场合,古董、骨董和古玩,是指书画、碑帖以外的古器物。
民国时期,古物的概念和包括的内容比过去广泛。1930年 (民国十九年) 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古物是指与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及其他与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而言。”说明其概念已远远超出过去所称“古物”、“古董”的范围。
20世纪30年代中,“文物”一词又重被使用。1935年北平市政府编辑出版了《旧都文物略》,同年成立了专门负责研究、 修整古代建筑的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这里“文物”的概念已包括了不可移动的文物。
现在人们多把古代遗留的东西称为文物,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文物,各国对文物的称谓也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文物的概念,一般来讲: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 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对保护文物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同时还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到国家的保护。”
在《文物保护法》上述规定中,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国家保护文物的范围。也就是文物所包括的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文物一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个方面的价值。具体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方面的价值,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文物。
第二,文物应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实物。不具备这一点,也不宜作为文物保护。
第三,国家保护的文物具有广泛性,应是反映历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实物。各个方面的文物之间具有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只有全面保护各个方面的文物,才能使文物的价值不受损害。
至此,我们可以对什么是文物作出回答。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也可以说,它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屹立永州北关外司马塘廉威阡次山近两千来年的伯高公墓,符合《文物保护法》第二条(一)款: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 (二)款: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故伯高公墓先后多次被省、市、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是理所当然的,也凸显了各级政府对保护好文物古迹,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
二、依法护墓、依法修缮,抢救伯高公墓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意义重大。
一是彰显了政府保护文物,宏扬优秀传统文化。伯高公墓屹立廉威阡,近两千来年,祭祀不断。使人痛惜的是,清雍正年间重建的伯高公祠堂、门楼、排房、照墙,在1949年被毁于一旦。10多道墓碑,也仅剩两块。即便如此,鉴于伯高公及其墓莹的重要历史意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1957年,伯高公墓就与毛主席故居,首批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党和国家对伯高公及其墓莹的重视。1959年公布的湖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中,伯高公墓再次入列。
二是正由于有被损毁或面临被破坏的危险,文物更需要保护。众所周知的原因,解放后,我国的文物古迹遭到了极大的损毁和破坏,伯高公墓也未能幸免于难。墓园不断被蚕食,墓莹几竟被民居压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教训深刻。
三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伯高公墓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武陵龙氏血缘始祖寝茔。我龙氏后人抢救祖墓更义不容辞。积极和政府相关部门一道,保护好祖墓责无旁贷。
以此可知,文保单位,可说既是“桂冠”,又不是“桂冠”。是:凸显价值和作用;不是,这并非“吃皇粮”、一劳永逸、坐享其成。文保、文保,就得保、就需保啊。
学法知法,依法护墓、依法修缮
1982年全国人大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总结新中国成立后33年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进行较大修改和补充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文物保护的对象、范围和处理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行为准则和违法的责任,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世界,保持民族文化特性,保护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各个国家的共同要求。许多国家都为此而制定了保护文物的法律和法规,加强了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文物保护和管理是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国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处理文物保护与国家各部门、各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的关系,并通过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制止和防止人为的与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和损害,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我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有其自己的特点。文物的普查、复查和确定文物保护单位,是文物保护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文物普查和复查,掌握地上地下文物分布和保存的状况,以便进行科学鉴定,从而评定文物价值,区分文物等级和决定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在此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确定文物保护的目标重点和步骤,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文物复查是定期反复进行的,以便于根据复查了解的新情况,取得的新成果,调整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和文物保护的规划和计划。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根据法律的规定,把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作为一项工作内容进行研究,在布局上作出合理安排,纳入各地区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加以保护。
因此,抢救伯高公墓,意义重大。这不仅仅是龙人家事,也是于国于民有益的大事。
修缮伯高公墓,不是民间普通的平常的修墓。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要在党政领导下,依靠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尽到龙氏后人应尽之职责。为充分发挥伯高公墓历史文物的纪念、教育、教化......为永州旅游事业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主动融入地方建设规划一盘棋。
在文物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力争伯高公墓文保单位上档升位。
伯高公墓是文物,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因伯高公墓因其伯高公“堪为世人师”之伟大的人文历史作用,更加之是我武陵龙氏血缘始祖,故千百年来,世人崇敬,龙氏后裔祭祀不断。这乃是伯高公墓的极其特别、特殊之处。
伯高公墓不似帝王陵或有些历史名人墓,没有古董陪葬,没有雕梁画栋的石刻或墓藏,故不存在考古发掘。但我们龙氏后裔也决不允许对我祖墓发掘。
伯高公墓就是世人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先贤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凭吊地;是数百万龙氏后裔祭祀始祖,跪拜祖灵的实实在在的祭祀地。愚以为,这就是伯高公墓的本质特征。我们要修缮好祖墓,就应考虑如何抓住这一本质,突出这一特征。
伯高公墓地处曾风景如画的永州北关外廉威阡下。虽经近两千来年的发展变化,今已地处城中闹市,要想旧貌换新颜,似无法可想。但君不见,永州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全世界打造森林城市之滚滚浪潮,族内外早有人呼吁把伯高公墓园建成“德政园”(廉威林),打造成永州旅游的名片和亮点。如何抓住这一契机,融入永州建设发展一盘棋,将考量方方面面的智慧和胆识。
君不见:
1530年的明世宗嘉靖九年,伯高公墓就建有《龍公祠》及门楼。
1593年的明万历二十一年,伯高公墓园,直计11.5丈,横计12丈(长宽各40米左右啊),大小树共31株。
1603年的明万历三十一年,当时墓园,“草木蓊郁,居于环匝,上有坟墓,下有亭宇。” 仅其中甬道,东西横五丈,南北长二十八丈(宽17米左右,长近100米的拜祭大道啊)。
1648年的清顺治戊子,墓园是:“坟离北关可数百步,幽峦清挹,池水碧环,城岿然起如偃月,遥峰远岫,春株秋妍,如黛如画,如空青且永楚崖疆也。” 好一幅永州北关外司马塘廉威阡青山绿水秀美风景。
1732年的清雍正十年,重建祭祀伯高公祠堂一座,门楼一座,排房四座,照墙一面。
永州知府姜绍湘记:“......予莅事芝城六年矣,政治之暇,踪迹前贤遗事。于宋见茂叔道学之传,于唐见子厚漫郎文章之盛,於漢见伯高公政事之休美,心响往之。舟车所至,溯源溪之源流,凭吊司马次山之故址,与伯高先生之遗泽,觉其流风余韵犹有存者。一日,予道出北关不一里,有冢岿然,有碑屹立,问诸舆人,則伯高先生之墓地也......——君可知,为啥可建“德政园”(廉威林)吗?! 再读,细读这段文字,您怎不豁然开朗。
文物修缮,修旧似旧。回顾历史画面,我们以什么为伯高公墓和墓园的“旧”呢?
愚以为:伯高公墓当时是东汉初,汉制墓、而且是东汉太守墓制,才应是其“旧”的基本形态。
恢复伯高公墓前至少不下于11道墓碑,以再现历朝历代祭祀不断,这不算“似旧”?
因地制宜,打造花园式、森林式、公园式墓园,以再现秀美如画的永州北关外司马塘廉威阡风景,这不算“似旧”?
伯高公墓历经近两千来年的风风雨雨,历朝历代祭祀不断、修缮不断,墓园及其祠宇,屡毁屡修,故才能永立世间。“文物保护单位”应能恰当反映这一史实,才更彰显历史文物的史料重要价值及作用。
今天,应好好总结过去屡建屡毁的教训,在整固上做文章,以体现新时代新理念新工艺新办法。
文物保护法及其管理,就是根据文物的实际,不断进行普查和复查,反复进行,以便于根据复查了解的新情况,取得的新成果,调整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和文物保护的规划和计划。这就说明了文物如何常保常新,“文物保护单位”据此实行动态管理,这就为文保单位上档升级给予了机会。窃以为,这并非争荣誉,和那些所谓的创先争优完全是两码事,而上档升级是让文物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三、切实整改伯高公墓修缮工程,团结一心,及早复工
讲团结。家和万世兴,这对当下龙氏因伯高公墓修缮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至关重要。为了修好祖墓,不同意见可拿到桌面上来探讨,集思广益啊。不论有何前嫌或误会,都应以不影响修墓这一大局为重啊。宗亲们,凡是不利于团结的话,请不要说,凡是不利于团结的事,请不要做。
敢担当。日前宗亲QQ群挂出江西赣州一旅游景点“百家姓祠堂”点赞,仅一天多功夫,我“龙氏宗祠”点赞数就近4000来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宗亲们心之所向、意之所愿,但愿各级两会头们因势利导。一如既往,搞好修缮伯高公祖墓这既定的头等大事。
据宗亲网上传言,庆棠和观生会长至少传出了三点信息;
(1)祖墓修缮事由湖南东道主做主,
(2)开个代表会集思广益统一思想,把该做的做好对得起祖先,也对后代负责。
(3)我意见该怎样收尾应由代表们讨论决定重新设计出效果图,,公开讨论作出决定再做,以前数要清,重新选出会计出纳我交数给他们,我不会再理,未来怎做认真研究决定为好!
我们盼望湖南宗亲雷厉风行。永州龙圣宗亲在网上说,本地宗亲已介入,大家放心。 如若此,那就对了。 Good, Glad, Nice
候佳音。甚盼伯高公墓修缮工程妥善整改,及时复工。我们翘首以望,静盼网上早传佳音。
四川 龍一樂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