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龙氏家 谱 序
“ 水有源,树有根。 人有姓氏,家有来原。”一族之谱,是家族历史的记载,是后人寻根溯宗的依据。阅谱而辨家族亲疏,修谱而增族人凝聚。我彭水龙氏家族,自明末清初年来彭定居已历十八代,人口已逾数千,然,家谱久不修纂,濒临失传,。公元二〇一五年春,族人龙兴恒、龙兴义、龙兴贵、龙兴才、龙兴元、龙文清、龙学军商议重修家谱,推我主修。家谱编纂是一项慎重而艰巨的事情,最愁的是家族缺少历史记载,无法查证世祖宗序,正愁眉之时,闻族人文清家藏有一本老谱草牒,琁即寻来,急速阅览。
草牒为清光绪年间编撰,原为旧时衙门中族人龙仲合收藏,上世纪文化革命,灭旧焚书,险被烧毁,刚点燃,幸遇一郁山青年路过,一见是龙氏族谱,即灭火,藏于身,冒险带回家中藏匿,后被族人龙永昌寻得,几经辗转才到文清家得以保存。幸甚,祖宗在天有灵,家谱免于厄运。此谱牒并非正版族谱,是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族人龙开祥家焼道场所写的祭祀文牒,其中一部分为家谱内容,但仍为现今所见最早龙氏家族历史的记载,是彭水龙氏唯一可考的谱牒,也是本次修谱的重要资料。
我龙氏家族,“钜鹿世第,武陵传家”。彭水龙氏堂号“武陵”,乃东汉武陵太守龙伯高之后裔。谱载:江西起祖,迁移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一世祖龙东溪,祖妈杨氏生二子,曰龙腾、龙化。腾公祖妣胡氏,无嗣;化公妣古氏,生二子。曰攀雲、佈雲。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佈雲公从麻城来彭,始居上塘口杨家坝,后居彭水县城北门下街。攀雲公无嗣,佈雲公妣杨氏,生三子,曰天德、天贵、天福。
天德公务农守分,置产于长滩乡观音溪。祖妣张氏,生三子,曰彩公、现公、耀公。
天福公生死去向,光绪谱曰无考,人云,迁移贵州,尚待考证。
天贵公,祖妣瞿氏,置产于肖家坪。习武,门徒众多,辅吴三桂。据彭水县志载,康熙十九年(1680)天贵公曾依仗谭宏、牟一举聚众反清,赶走彭水县令。清朝灭三藩之乱后,诛杀吴三桂旧臣部将,天贵公遭杀身之祸。祖妈瞿氏身怀六甲(身孕六月),为保全龙家骨脉,隐匿杨家山,改嫁何家,在何家生下龙氏遗孤,何家取名何国龙,成年后复还龙姓,单名“玉”。世传龙、何二姓一家人,便缘于此。何姓后人第六世孙为其重修墓碑,称玉公为何姓抱给龙家,此说与龙氏家传与谱载不符,不足取信。
彭水龙氏自天德、天贵公两大房分支。天德公后裔落业观音溪,天贵公后裔落业肖家坪、洋荷园。
观音溪五世祖现公、耀公乏嗣。彩公妣袁氏,生三子,长曰自淮、
仲曰自汉、季曰自沺。自淮公妣王氏,生三子。长曰司相,仲曰司高、曰司常。自汉公妣钱氏,生二子,曰司泽,司湖。自沺公先妣陶氏,继妣向氏,共生五子,长曰司纲,仲曰司纪,季曰经,四曰司纶,五曰司俊。
自此,观音溪龙天德之后裔,淮、汉、沺三大房分支。自淮公后裔落业麦地塆。自汉公后裔落业凤鸣易家坝、逗的坡、布九沟。自沺公落业观音溪、大土、大树子。
长房七世祖司相公生六子,世方、世荣、世华、世达、世型、世寿。司高公生二子,曰世贵、世湖。司常公 生四子,曰世禄、世祯、世德、世蛟。
二房司泽公生三子,曰世昌、世業、世列。司湖公生四子,曰世贤,世举、世才、世佑。
三房七世祖司纲公生子一人,曰世锡。司纪公生二子,曰世位、世系。司经公生三子,曰世光,世明,世佐。司纶公生三子曰世应、世古、世修。司俊公生子一人,曰世禄。
天贵公之子玉翁生自源、自渊二公。自源公妣张氏生司泮、司
昭、司模、司训四公。自渊公妣王氏生司列、司开、司荣三公。
肖家坪天贵公后裔从自源、自渊两大房分支。
长房司泮公生二子,曰世昌、世应、世俊。司昭公生二子,曰世武、世亨。司模公生三子,曰世周、世现、世道。司训公生七子,曰世朝、世品、世相、世恩、世柱、世科、世举。
二房自渊公。祖妣张氏,生三子,长曰司列,季曰司开,三曰司荣。
司列公生子曰世爵。司开公生四子,曰世明、世金、世秀、世清。司荣公生二子,曰世瑚、世琏。
蒙祖宗阴德福佑,子孙繁衍发兴,天德公后裔到第九代已达三十九家,天贵公后裔,到第九代已达四十二家,尚难以一一叙录,可谓香火延续,人丁兴旺。
彭水龙氏曾于民国末年在洋荷园龙氏祠堂召开族务会,会议决定接受在彭非怖雲公后裔宗支合派,缘此,联合、连湖、石榴长顺龙氏,岩东龙仲合宗支,凤鸣龙必明宗支等归于本宗字派,本次编谱亦收录于谱牒。
为使龙氏后裔知根知源,了解家族历史,铭记祖宗恩德,增强宗亲凝聚,构建和谐,东溪公第十四代孙龙兴恒,领衔家谱编修后,全力以赴,夜以继日,然,历史久远,光绪谱后之牒谱已失传,谱牒编修断代,难以考证,加之光绪谱也只详录天德公后裔,天贵公后人只略提三辈,给世系宗支查考带来极大困难。由于年事已高,精力有限,考证不足,疏漏贻误在所难免,恳求祖宗宽恕,族人谅解。
本次修谱采用现代汉语,文白兼用,使用简化汉字,录入名字尽量与墓志及身份证用字相同。年份录入采取干支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与公元纪年并用,地名录入前半部分保持老谱所载地名,后半部分按户口所在地现代地名录入。光绪谱在八世祖前载录了生辰、没于时间与葬地,本次编修舍去时间只录入葬地。十三代前保持老谱惯例,称祖妣为氏,从第十四代起祖妣录入名字。十二代以前只录孝男,从十三代起录入孝男孝女一并录入。为便查询,本谱采用现代排版方法编排,以文字叙述为主,影像资料为辅,世系宗序按房分编录。
本次修谱对迁往贵州的长房龙司相后裔龙维儒、维寿两房无力考证,未能录入。对迁往黔江的长房龙司常后裔龙应先房支亦缺考证未录入,恳望外迁族人,溯源续谱,以接宗支。
幸甚,历时两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使龙氏家谱续成。望龙氏后人,世代续谱,切莫断代。依谱寻根,依谱溯源,莫忘武陵家风,常思祖宗恩德,苍天有眼,祖宗在天有灵,福佑我龙氏家族财发人兴,世代昌荣。诗曰:
水有源头树有根,人生有祖才有孙。
华夏民族始炎黄,彭水龙氏自武陵。
一本谱牒传家史,历代宗亲载分明。
武陵家风传承远,祖宗阴德荫子孙。
龙兴恒
二〇一七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