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开篇
1、始祖像:
伯高公之前的始祖生平,所处的朝代及考证的依据。
2、先祖像:
伯高公之后,至辛亥革命年间有代表性的先祖像及先祖生平、业绩、所处朝代。始祖像先祖像各地可提供,收集整理由冬生、灿珠、海清负责。
3、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题词,主要收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讲话和题词。(各地可提供,主要由举高负责)
4、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要文件。主要收集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民政部、档案局的有关族谱、家谱等史集方面的文件和规定。(由举高负责整理)
5、前言:主要阐述中华龙氏通鉴编纂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和存史的价值。(由熙辑负责撰写,著名待定)。
6、龙氏宗亲开展活动的部分照片。"两会"开展活动的主要照片,要求各省市区县提供1-2个精彩照片。(由熙辑、举高收集整理)
7、龙氏文化研究成果和实物照片。各地提供1-2份。
8、龙氏宗祠风彩照片。有存史价值,具有代表性的宗祠,由各地提供,照片附文字简介。
9、龙氏宗亲家族、企业风彩照及文字简介。要求各省市区分会提供(每个彩版收费1万元)。
第二篇 中华民族古老传说
第一章 中华民族起源的神话
盘古开天地
"三皇"和"五氏"
第二章 中华民族发展初期的传说
(由专人撰稿)
第三篇 中华姓氏源流概述
第一章 姓氏的起源,发展及姓氏制度的确立
第二章 中华姓氏的分布
(由专人撰稿)
第三章 《百家姓》
当代三百家姓氏排列
中华一百大姓堂号表
百家姓图腾
第四篇 中华龙氏源流
第一章 上古时代、远古时代的龙氏祖先
第二章 古代(秦汉魏晋时期)的龙氏
(上述两章由冬生、灿珠、绪先、海清负责撰写)
第三章 唐宋元明清时代龙氏繁衍和迁徙
第四章 龙氏的旁族别支举要
第五章 少数民族龙氏姓别支系变迁
第六章 龙氏的郡望
第七章 现代龙氏在大陆的分布
第八章 龙氏在海外的发展
海外龙氏的分布
港澳台龙氏情况
东南亚龙氏的发展情况
第九章 龙氏名门望族举要
从第三章至第九章,要求各省市区县分会及各支系、派系、村寨都要提供资料,自有考证史或一修谱至今,写出初稿,统一汇编。具体要求是:各支系、派系撰写支(派)史考证或支(派)系图表,地县撰写概况,村(寨)撰写村(寨)史(还可附照片),省、市(区)撰写综况。确保每个支(派)、村寨史上有名,不遗漏不空白,不留历史遗憾。海外龙氏的发展资料重点由广东分会(龙绵伦负责)和吴川分会负责收集整理。
第五篇 伯高公陵墓
第一章 伯高公传记
第二章 伯高公墓地变迁及现况
上述两章由龙冬生、龙马负责撰写。
第三章 伯高公"德政园"陵墓筹建规划
由熙辑、举高负责撰写
第四章 各省、市、区、县、乡、村龙氏宗亲捐资修建伯高公陵墓情况。由各地提供材料。
第六篇 龙氏宗族文化
第一章 龙氏宗族文化的形式
1、堂号:形成及变迁
2、族谱:自一修(首修)以来修纂次数,主要内容及特点,特别近代修谱的情况。
3、宗联:收集各个时期各个朝代的著名的宗联。
4、辈字:各支系、宗祠、派系的辈字排列,当代龙氏的排辈定位情况。
5、龙氏宗族对生活习俗的规定
生活习俗、起住、行走、礼仪的要求,接人待物的规范等。
6、祭祖:祭文的内容
祭祖仪式和程序的要求
7、教育:龙氏的教育设施、书院建设情况,培养杰出人才。
上述内容由各地提供资料。
8、宗祠:宗祠修建情况,规模大小,建于那个朝代,现在保留情况,提供实物照片。
9、龙灯、龙船:龙氏舞龙灯,划龙船的时节,规模有何特色。
10、龙氏商业文化:龙氏传统产品、传统作坊,传统的经贸交流方式。现代商贸文化的特色。
第二章 龙氏家风
1、家法、家规、家训。各个主要时代的内涵及演变情况。
2、婚姻:家族对婚姻有何规定,举办结婚仪式场面及程序要求。可以举例记述。
3、家教:家族对子女教育方法及家教格言,家教法则。
第三章 龙氏宗族气节
各地以伯高公的八德为气节,总结和概括龙氏宗族的高尚气质。结合当地的实例进行记述。
第四章 研究性文章
每个省、市(区)分会撰写一篇,"吴川文化"、"涟源文化"专论由冬生、翊雯负责撰写。
第七篇 龙家大院
第一章 大院沿革及变迁(附照片)
第二章 当今价值和文化特征(要把大院的对联收集起来)
第三章 发展规划和前景 此篇由冬生负责写稿。
第八篇 当代龙氏宗亲组织活动情况
第一章 华夏龙氏文化研究会
第二章 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
第三章 开展活动情况
1、湘粤龙氏代表团赴永州考察伯高公墓地。
2、广东虎门会议及文稿资料。
3、永州零陵会议
4、修建伯高公陵墓
5、开展文化研究
6、各省、市、区、县龙氏分会开展活动情况和举要。
7、大事记
各分会的组织情况,主要负责人及会员情况,开展那些主要活动。(各地提供资料)
上述三章由熙辑、举高负责整理。
第四章 会长
1、会长龙观生
2、会长龙庆棠
由广东分会:绵伦、龙文、世豪、国彬、桂荣负责写稿。
第九篇 中华龙氏名人
第一章 中华龙氏古代名人传记
主要记述,已经去世的龙氏著名的和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事迹和主要贡献。入编字数一般控制在800字左右。
第二章 中华龙氏当代名人
收录各界各行业的优秀人士,时代精英,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要求入编的第一手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和严肃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入编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大统一。
主要记述入编名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籍贯、职务、主要业绩、专业特长、著作论文、学术水平、家族人员情况等。入编字数在1000字左右。
收录入编者的范围:
1、副县团级以上的党政军行政干部;
2、副高职称以上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
3、具有相应资产规模的国营和民营企业的经理、董事长、企业家;
4、有成就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专业户;
5、在民间设有技术职称的能工巧匠和有一技之长的知名人士。
6、体育界、文化娱乐界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明星;
7、本氏族各级组织中品德优良、热心族务,有奉献有影响的族胞(含寿星);
8、多代同堂、多子女就学(中专以上)的"全家福"照片和简介。
第十篇 龙氏族谱、家谱文献、书法、诗歌、著作、碑刻、牌坊
1、收录族谱、家谱文献。介绍其内容,列出书名每套送2册入篇(各支派系、村寨的族谱均需送查供考)。
2、书法、诗歌、著作、论文一般以公开发表为准,虽没有公开发表,但有存史价值可以收录,每套送样书2册入编。
3、碑刻、牌坊,送照片各2份入编。
4、缅怀先人的祭文、碑文、照片送样稿入编。
5、入编的名人、作品,有标准,不唯标准,前提是自愿不勉强,认祖归宗的原则是有证、自愿。
附录一 烈士英名录
收录各个时代的为祖国,为民族事业献身的英雄烈士,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记录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牺牲时间和地点,每人入编60字左右。
附录二 赞助捐款芳名录
附录三 各省、市、区、县编委会及编辑部名单、编后语
(来源:龙氏腾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