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龙裕光,湖南武冈州第二都万安乡上满州城隍倒水塘人氏,于顺治十七年移居湖南湘乡六十四都长风里于塘保风子城隍石塘。裕光公生九子,本支系幺房宵晚公之后。康熙四十八年,裕光公的第十一世、十二世孙龙宗启、龙仕臣、龙仕爵等一同入川,置业广安州崇义乡金泉里翟家沟(即今龙家沟)。康熙四十八年宗贵迁往宜宾;仕圣乾隆十五年入川迟迟未能落业,直于乾隆三十一年始迁往涪州。
如今本支龙氏子孙主要分居于广安协兴镇向阳村、向前村、大龙乡一佛村等地。
老字辈:裕宵必恕泰,[]庆月应祖,宗仕大必有。
新字辈:如志昭先德,文章在集成,功纯方易进,心一可生明,声望高南国,勋猷重玉京,贤嗣敦世叙,永远乐和宁。(1986年议决将“生”改“鲜”)
如今保存有嘉庆五年必达、必腾公所修谱碟,2005年由裕光公第二十二世孙龙章伟续修新谱。龙章伟从十三岁起立志修谱,至2005年,前后花了整整21年,新谱一本重达三点七斤,龙氏世系,得以传世。
本支龙氏解放前老宗祠立于广安县城厚街。1986年曾举行过清明会。
该支龙氏慈悲为怀,团结互助,不畏强暴,家族观念,十分浓烈。大家牢记祖训,,尊老爱幼,锐志进取,不甘落后,谦虚谨慎,为人低调不自夸!乾隆二十一年广安州事正堂恭贺先祖龙仕爵八十寿匾,历经254年岁月,现仍存世。曾考取老爷的先祖龙必达为了龙家的崛起,经常不辞辛劳地骑着白马奔波往返于于广安县城与家中。该宗支涌现了被朱德、杨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看重并合影留念的在不少地方享有威望的龙文财、不辞辛劳培育不少人才的龙文连、曾考取官派留学日本后因身体未过关仍奋勇拼搏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并拥有数项发明专利的龙章富、在兰州军区司令部任职成为中国军界早期二十一个会计师之一的龙德林、喜爱书法练功习武为人伸张正义打官司时常不取分文并广交朋友的龙文国等一大批人才,博得社会的好评!
最令人兴奋的是:该支龙氏经过龙章伟几十年的搜寻,2010年4月10日,终于与入川前的祖籍地宗亲联系上了,几百年来回乡亲祭现坟墓还在的先祖龙裕光、龙宵晚的多少代人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而且现在还基本理清了龙氏两千年来的连续世系,知道该支龙氏是伯高祖下琮派会稽令采濂公、绍圣元年被皇上封为南平侯并御赐“湖湘世家”的禹官公、湖南宣抚处置副使后宋哲宗十年被诏封为天威得胜扫峒一王的宗麻公等先祖的后代。通过重温先祖的辉煌历史,大家增强了家族自信心,正意气风发地大步向前进,再创龙氏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