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祖 述:字伯高,原籍京兆人,官零陵太守,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庚申二月十五日午时生,东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戊子七月十五日辰时殁,享寿八十有九,葬永州府北门司马塘,行谊传赞表记类刊。
配罗氏,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壬戌八月十六子时生,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己丑九月十二日寅时殁,享寿八十有八,葬与夫共冢。子二:诏、明。明公旧载未详。
二世祖 诏:述公长子,官浔阳丞,东汉光武建武十三年(37年)丁酉八月十九日巳时生,章帝元和二年(85年)乙酉九月初二日午时殁,春秋四十有九,葬咸阳上竹坑虎形,丙山壬向。
配刘氏,东汉光武建武十三年(37年)丁酉二月初六日未时生,和帝永元十年(98年)戊戌十月初四日未时殁,享寿六十有二,葬与夫同山共向。子一:瑜。
三世祖 瑜:诏公子,官浔阳丞,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戊辰八月初六日巳时生,顺帝永建五年(130年)庚午九月二十五日午时殁,享寿六十有三,葬咸阳上竹山坑虎形山壬向。
配刘氏,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戊辰十月初九日卯时生,顺帝永建元年(126年)丙寅二月初四日未时殁,春秋五十有八,葬与夫同山。子一:襄。
四世祖 襄:瑜公子,字克勤,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丁未七月二十日卯时生,灵帝中平四年(187年)丁卯八月十九日丑时殁,享寿八十有一,葬虎形山,丙山壬向。
配陈氏,东汉安帝永初四年(110年)庚戌二月十九日未时生,灵帝光和三年(180年)庚申十一月初二日申时殁,享寿七十有一,葬与夫同山共向。子一:瑄。
五世祖 瑄:襄公子,字宝珍,官汴河巡检,东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年)甲申正月初十日寅时生,后汉后帝建兴四年(226年)丙午十月初九日卯时殁,享寿八十有三,葬虎形山,丙山壬向。
配赵氏,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戊子四月初三日寅时生,后汉后帝延熙二年(239年)己未七月十八日寅时殁,享寿九十有二,葬与夫同山共向。子二:字、籍。籍公旧载后裔居滇。
六世祖 字:瑄公长子,字建章,官太常卿,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辛亥二月初五日亥时生,后汉后帝景耀二年(259年)己卯三月初八日申时殁,享寿八十有八,葬刘家庄凤形山,子山午向。
配张氏,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戊午六月初八日未时生,后汉后帝炎兴三年(265年)乙酉五月初五日子时殁,享寿八十有七,葬与夫同山共向。子三:灵、扬、望。扬、望二公后裔徙浙江。
七世祖 灵:字公长子,字深见,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庚寅二月二十日午时生,晋惠帝元康元年辛亥八月十四日巳时殁,享寿八十一,葬凤形山,子山午向。
配钱氏,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辛卯正月初八日子时生,晋惠帝永康元年庚申七月二十八日午时殁,享寿八十有九,葬与夫同山。子一:彰。
八世祖 彰:灵公子,字可蓍,后汉后帝延熙二年(239年)己未十月十二日寅时生,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戊寅九月初八日戌时殁,享寿七十九,葬月形山,乙山辛向。
配李氏,后汉后帝延熙五年(242年)壬戌五月初五日未时生,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年)甲戌十月十四日未时殁,享寿七十有五,葬与夫同山。子三:达、远、遂。远、遂二公棣籍河南。
九世祖 达:彰公长子,字在邦,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庚子八月十二日巳时生,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年)壬子九月初六日午时殁,享寿七十有三,葬月形山。
配洪氏,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辛丑六月初六日未时生,东晋穆帝升平四年(360年)庚申二月初九日未时殁,享寿七十有九,葬与夫同山。子二:刚、毅。毅公行百三,后裔居川。
十世祖 刚:达公长子,字任道,官黄门侍郎,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癸酉九月十二日申时生,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甲戌正月十八日午时殁,享寿六十有一,葬永州府象形山,癸山丁向。
配龚氏,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年)甲戌八月十九日丑时生,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癸卯九月十七日午时殁,享寿八十有九,葬与夫同山,子一:与。
十一世祖 与:刚公子,字恩及,名万川,东晋穆帝永和元年(345年)乙巳三月初八日子时生,安帝义熙四年(408年)戊申十月十八日午时殁,享寿六十有三,葬月形山。
配黄氏,东晋穆帝永和六年(350年)庚戌二月十七日酉时生,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壬戌正月二十一日寅时殁,享寿七十有二,葬与夫同山。子四:瑚、琏、珍、璞。瑚、琏、璞三公旧载未详。
十二世祖 珍:与公三子,字待聘,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丁丑七月十八日未时生,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丁酉九月十二日午时殁,享寿八十有一,葬永州象形山癸山丁向。
配陈氏,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癸未正月初二日寅时生,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辛丑二月初九日辰时殁,享寿七十有九,葬与夫同山。子二:临、卧。卧公旧载未详。
十三世祖 临:珍公长子,字则敬,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丁未五月初六日未时生,齐武帝永明六年(488年)戊辰十月十九日未时殁,享寿八十有一,葬月形山。
配朱氏,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甲寅六月十五日卯时天,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年)乙丑二月十四日卯时殁,享寿七十有一,葬与夫同山。子一:乐。
十四世祖 乐:临公子,字令德,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癸未二月初九日未时生,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年)癸巳十一月初三日午时殁,享寿七十有一,葬月形山,乙山辛向。
配尹氏,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己丑三月十七日子时生,梁武帝天监十八年(519年)己亥八月十九日辰时殁,享寿七十岁,葬永州府象形山。子二:猷、程。程公后裔旧载居滇。
十五世祖 猷:乐公长子,字是经,南朝宋顺帝升明二年(478年)戊午九月十二日午时生,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年)癸亥七月二十八日午时殁,享寿六十有六,葬象形山,癸山丁向。
配郝氏,齐武帝永明二年(484年)甲子四月初八日酉时生,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戊辰四月二十八日寅时殁,享寿六十有五,葬与夫同山。子二:教、谕。教后裔旧载居闽中。
十六世祖 谕:猷公次子,字禹川,梁武帝天监十八年(519年)己亥七月初八日巳时生,陈后主祯明二年(588年)戊申八月十四日午时殁,享寿七十岁,葬象形山。
配伍氏,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丁未三月十九日酉时生,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丁未十月初七日未时殁,享寿六十有一,葬月形山。子一:汉。
十七世祖 汉:谕公子,讳德字从泰,官南阳令,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友善,学士孔颖达誌之,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戊寅十一月十三日巳时生,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乙卯八月初十日巳时殁,享寿九十有八,葬月形山。
配王氏,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丙子三月十五日酉时生,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丁酉七月十八日辰时殁,享寿八十有一,葬与夫同山,子二:广、大。大公旧载未详。
十八世祖 广:汉公长子,字拔萃,陈宣帝大建五年(573年)癸巳正月初九日子时生,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年)壬寅二月初四日寅时殁,享寿六十有九,葬月形山。
配柳氏,陈宣帝大建三年(571年)辛卯四月初十日戌时生,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壬子二月十八日辰时殁,享寿八十有一,葬与夫同山。子二:度、量。量公后裔旧载徙川。
十九世祖 度:广公长子,字法正,随文帝开皇十年(590年)庚戌【宗义注:原记为己未,则为开皇九年】十月初七未时生,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庚戌二月初四日午时殁,春秋五十有二【宗义注:恐误】,葬竹山坑。
配欧阳氏,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己酉【宗义注:原记为戊午,则为开皇八年】八月初十日午时生,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戊辰七月十九日未时殁,享寿七十有一【宗义注:恐误】,葬与夫同山,子一:毓。
二十世祖 毓:度公子,字菁华,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年)甲戌六月初六日卯时生,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丙子四月十九日酉时殁,享寿六十有二,葬月形山。
配韩氏,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年)乙亥九月初四日戌时生,唐高宗乾封三年(668年)戊辰【宗义注:原记为丁卯,则为乾封二年】丁卯十月十三日辰时殁,春秋五十有三,葬竹山坑。子一:周道。
二十一世祖 周道:毓公子,字如砥,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丙申二月十八日申时生,中宗景隆元年(707年)丁未【宗义注:原记为戊申,则为景隆二年】五月初十日午时殁,享寿七十有二,葬永州府象形山。
配孙氏,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甲午五月十六日寅时生,中宗嗣圣十年(693年)癸巳六月十五日午时殁,春秋五十有九,葬鳌鱼形山,辛山乙向。子二:澄、清。清公后裔旧载徙滇。
二十二世祖 澄:周道长子,字水兆,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壬子正月初一寅时生,玄宗开元九年(721年)辛酉十一月十九日午时殁,享寿七十,葬永州鳌鱼形山,辛山乙向。行谊另详。
配李氏,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乙卯正月初十日亥时生,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戊午八月二十四日午时殁,享寿六十有四,葬与夫同山。子一:任。
二十三世祖 任:澄公子,字商佐,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戊辰五月初五日午时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九月二十八日巳时殁,享寿六十有四,葬虎形山,乾山巽向。
配赵氏,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庚午六月初七午时生,玄宗天宝五年(746年)丙戌九月十五日酉时殁,享寿七十有七,葬与夫同山共向。子一:暹。
二十四世祖 暹:任公子,字冠群,解元,官湖南道州学正,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甲申正月十五日亥时生,代宗大历四年(769年)己酉正月十八日卯时殁,享寿八十有五,葬虎形山,巽山乾向。
配李氏,唐中宗嗣圣三年(686年)丙戌三月初三日酉时生,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己丑九月初九日卯时殁,享寿六十有四,葬与夫同山,子三:霓、雲、霞。雲、霞二公后裔旧载徙居河南。
二十五世祖 霓:暹公长子,字天瑞,甲辰科登第,官卢陵主簿,唐中宗嗣圣二十一年(704年)甲辰五月十三日未时生,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丙辰十月初九日戌时殁,享寿七十有三,葬虎形山。
配蔡氏,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乙巳二月十八日卯时生,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戊戌十月十八日寅时殁,春秋五十有四,葬象形山。子一:谅。
二十六世祖 谅:霓公子,字贞知,元兴武举,官行军总制,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癸未八月十九日卯时生,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乙酉四月十六日辰时殁,享寿六十有二,葬蛇形山,辛山乙向。
配金氏,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壬午九月十二日卯时生,德宗兴元二十年(803年)癸未八月初七日寅时殁,享寿六十有一,葬与夫同山。子二:熙、煦。煦公字文彬,后裔徙闽蜀,谱载煦生二子,失名,系江西东乡顾村莲塘之祖也。
二十七世祖 熙:谅公长子,字文达,官大理评事,唐代永泰元年(765年)乙巳六月十八日午时生,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壬戌七月十九日申时殁,享寿七十有八,葬蛇形山。
配刘氏,唐太宗大历二年(767年)丁未十二月十八日子时生,文宗太和五年(831年)辛亥九月二十日午时殁,享寿六十有五,葬月形山。子三:甲、庚、戊。甲、戊二公旧载未详。
二十八世祖 庚:熙公次子,字西仲,官卢陵吉水丞,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丙戌正月初一日寅时生,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戊申十月初六日寅时殁,享寿八十有三,葬关溪罗埠旗锣坳白泥湖,蜘蛛结网形,辛山乙向。
配韩氏,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丙戌七月初七日亥时生,僖宗乾符五年(878年)戊戌九月十六日未时生,享寿七十有三,葬与夫同山共向。子一:怀。
二十九世祖 怀:庚公子,字元德,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年)丁未十二月十三日子时生,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戊申四月十八日辰时殁,享寿六十有二,葬莲塘门首,丹凤衔书形。
配孙氏,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年)丁未十二月十一日丑时生,昭宗龙纪二年(890年)庚戌九月初八日卯时殁,享寿六十有四,葬与夫同山共向。子一:楚。
三十世祖 楚:怀公子,字善宝,号材卿,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丁卯二月初八日未时生,昭宗龙纪元年(889年)己酉七月十九日申时殁,春秋四十有三,葬三月坪牛队尾上。
配贾氏,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戊辰三月初九日丑时生,昭宣帝天祐三年(906年)丙寅十月十四日未时殁,春秋五十有九,葬张公园浮山盐堆下,庚山甲向兼辛乙。子二:况、侃。
三十一世祖 侃:楚公次子,字景陶,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乙酉八月初十日卯时生,后唐潞王清泰二年(935年)乙未六月十九日卯时殁,享寿七十,葬义山盐堆下,巽山乾向。公时游欧田,爱其山明水秀,卜居中浣大社陂,今呼豸中。
配陈氏,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丁亥四月二十六日午时生,后晋高祖天福八年(943年)癸卯六月十九日卯时殁,享寿七十有七,葬与夫同山共向。抚兄况长子琛承祧。
三十一世祖 况:本生考,字景荀,官大理寺评事,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癸未正月十五日午时生,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癸未九月初十日午时殁,享寿六十有一,葬义山盐堆下。初,公遇异仙,携盐一包,置义山下曰:盍葬於斯,记云:富贵千百世,分居亿万家,子孙流出外,永远有声华。此山前有洋部,后有二十四部仙乐送郡。铭曰:义山苍苍,苏水茫茫,子孙与居,百世其昌。后如其言而葬之。
配陈氏,本生妣,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壬午三月初一日子时生,后晋高祖天祖天福二年(937年)丁酉十月初十日寅时殁,享寿七十有六,葬盐堆山,子五:琛、琮、瑊、瑀、琳。琛出继弟侃为嗣。琮江西湖广发派,子孙居武岗州,授礼部冠带,蜀谱载太和甘竹派。瑊南唐任蜀兵马都监,子孙居川、黔、潼,川分山西汾州派。瑀领乡举,子孙亦迁川、黔,蜀谱载南城梅溪袍陂派。琳字璧齐,任吉水仕曹,江西永新发派,居南楚靖州东山铁冲等处。 |